当前位置:农工党湖南省委员会>履职建言>建言献策

[政协提案]关于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抢救和保护湘剧艺术的建议

文章来源: 作者: 时间:2005-03-04 00:00:00
 
              关于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抢救和保护湘剧艺术的建议
 
                         中国农工民主党湖南省委员会
 
    有着500多年悠久历史的湘剧,作为湖湘文化的代表,是中国古代戏曲艺术形态的“活化石”,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一直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然而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湘剧发展到今天,已是举步维艰。我省原有湘剧专业剧团20多个,现在仅存在省、市两个湘剧院;从艺人员也从原来的几万人锐减到现在的几百人;1000多个传统剧目,现在仅剩50多个。如不采取措施,湘剧艺术随时有消亡的危险。
 
    近年来,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湘剧作为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瑰宝,理应受到我省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重视。鉴于目前湘剧艺术所面临的现状,我委建议政府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建立一个有效的保护、抢救机制,对湘剧进行抢救和保护。
 
    一、由政府拿出专项保护经费,建立一个保护、抢救湘剧的目标体系。这其中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创作经费问题。整个文艺界(包括湘剧)没有创作基金。再看看一些兄弟省份的情况:江苏、云南的创作基金是1000万,广西有800万,而湖南只有50万重点剧目扶持费,到现在削减为30万。湘剧目前的艺术市场在不断的萎缩,要使湘剧这门艺术能够重新焕发活力,就必须不断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重新赢得观众,加强培植市场。因此,进行必要的改革势在必行。新形式、新剧目的探索和排演,没有经费无异于空口白话。
 
    (二)资料的保护。把现存的一批有价值的湘剧珍贵资料尽快建立专门的档案管理体系,不能再让它流失或者由于缺乏管理而腐蚀了。散落在外的也要想办法抢救回来,汇入到专门的档案管理中。
 
    (三)传统的传承。湘剧作为一门传统的艺术形态,有着自身的特色,有着它原汁原味的东西。而许多的表演艺术,由于掌握这些艺术的老艺人缺乏传人,随时可能失传。一方面要派专人跟踪学习,同时还要鼓励这些艺术家发挥余热,积极传授技艺给下一代的年轻演员,让年轻演员尽快成长起来;另一方面,把散落各地的知名老艺人召集起来,采用音配像的形式,把他们的表演精髓留承下来,不至于人走音亡。
 
    (四)离退休财政单列问题。文艺界的离退休人员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同时对剧团而言,也是一种沉重的负担。由于剧团相当的经费要照顾离退休人员,使得在职人员的工资无法得到保证。建议政府对此在财政上把剧团解放出来。长沙市、湘西自治州、岳阳市、株洲市已经在财政上实行了单列。
 
    二、建立一支保护、抢救的队伍。一方面是保护的队伍;另一方面是一支创作的队伍。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安心工作。
 
    三、建立一处长沙市内湘剧(或者和花鼓戏一起联合)的演出基地。不要求太大,百十人的剧场规模也可以了。现在湘剧在农村中的演出非常受欢迎,有着非常广阔的观众群。但是城市中由于演出基地的匮乏,大的剧场经费太高,剧院根本无法承担这笔费用,使得城市中爱好这门艺术的人们想看却无处欣赏。有了专门的演出基地,就可以让热爱湘剧的城市人群有地方看戏,还可以进一步扩大湘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更可以进一步提升我们城市的品位,这与长沙创建历史文化名城的目标是相符合的。
 
    四、社会保护的协调。政府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并协调组织好各方面的工作。社会媒体作为舆论导向的工具,在本土艺术的抢救、保护方面更应该责无旁贷。对电视传媒而言,电视的大众媒介性质,固然要把拥有最为广阔的观众群作为最为明确的方向。但时代发展的现实和电视观众现状加速了观众分流状况,雅俗分流是不可回避的事实,其获益者是观众,得利的也是不同欣赏需求的对象。这是电视的发展进步。电视人应当注意的是很快遇到的问题将是人们更加挑剔的口味,和更为专一的要求。建议湖南的电视媒体能够增设戏曲栏目,在时机成熟时开设专门的戏曲频道。现在并不是没有戏曲可以放,而是很多优秀的戏曲节目观众想欣赏却没有机会看。政府在这一方面应该多方协调,做到多赢的局面。
 
    五、在教材中适当加进传统戏剧方面的内容。如果能在中、小学教材中适当的增加一些口头非物质文华遗产的内容,对于培养年轻一代热爱传统艺术、献身传统艺术有着莫大的帮助,对于传统艺术的传承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精彩专题
  • 农工党湘潭市一医院支部组织开展“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观影活动

  • 农工党郴州市桂阳活动组赴邓华故居开展“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活动

  • 最新推荐
    热点排行

    版权所有:中国农工民主党湖南省委员会
    地址:长沙市岳麓区潇湘中路70号 邮编:410007 联系电话:0731—88880686
    湘ICP备050194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