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工党湖南省委员会>履职建言>建言献策

[政协提案]把湖南建成生态化的工业省

文章来源: 作者: 时间:2005-03-04 00:00:00


                把湖南建成生态化的工业省
      —关于“十一五”我省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战略口号的建议

                   中国农工民主党湖南省委员会
 
    我省“十五”期间的战略口号——“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进程”,对我省大力推进工业化、努力提高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水平具有正确的导向和促进作用。但与中共十六大提出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口号相比,“三化”的提法显得旗帜不够鲜明、目标不够明确、甚至释义有些含混。显然,“三化”的核心是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是依从于工业化的。没有工业企业的聚集,小城镇难以产生和发展;同样,不依靠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带动,也谈不上农业产业化。因此将“三化”并提没有突出中共十六大提出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新型工业化思路,其不足之处是很明显的。
 
    2006年,我省即将实施“十一五”规划,我们建议:以“建设生态化的工业省”作为“十一五”期间我省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口号,这一总体战略口号的涵义应包括以下方面:

 
    一、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化
    1、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之路。在大力发展信息产业特别是软件产业的同时,加强各行业包括政府和中介组织的信息化建设,建立“数字化湖南”。
    2、坚持优势产业带动。大力发展以工程装备和运载工具制造为中心的机械制造业和以烟、茶、粮、米、油、奶加工为主的食品工业,巩固和发展钢铁有色、造纸、化工等传统优势产业。通过优势企业的带动,构造和加长产业链,提升产业的竞争力。
    3、推行“产业聚集”战略。通过大型企业的扩展和并购提高产业的集中度,同时通过工业园区和产业政策导向支持中小企业聚集,形成中小企业群或依附大型企业的中小卫星企业群,利用产业群的聚集效应和集群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4、优先发展高新科技产业。发展以计算机元配件和整机制造为主的电子产业,以纳米、新陶瓷、新冶金材料为主的新材料产业以及生物工程与医药产业,通过高新开发区和专业园区聚集效应,形成有比较优势的高新科技产业群。
    5、按“一县一业,一乡一品”的产业格局,推进全省县域经济发展。根据各县(乡)的特点,发展有本地原材料供应,有工艺技术基础、有传统消费习惯的特色产品,采取招商引资或本地小企业聚集等方式引导培植、发展成特色产业。

 
    二、按照生态化标准推进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所谓建设生态省就是使我省的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保持可持续性,达到“生态平衡”。其内容至少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1、必须保持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在“十一五”规划中,一定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出发,逐步建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及其他公共物品和服务向全社会特别是弱势群体供给的保障体系。
    2、必须加强和完善生态环境建设。要制订全省生态环境建设的总体规划,对全省的森林、山岗、洞穴、河流、湖泊、湿地按生态环境标准进行养护和改善。同时按园林化要求建设和美化城市与农村,争取用两到三个五年计划时间,把我省建成山青水秀、飞鸿遍野的园林省。
    3、必须大力发展三次产业。充分发挥湖南的区位优势,发展商贸业,同时,按现代化经济的要求发展物流产业,充分发挥湖南的媒体业优势,大力发展出版、电视、娱乐、会展、体育等文化产业,科学地开发和利用湖南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等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围绕旅游、建立与完善餐饮、休闲、娱乐、健身、交通、纪念品生产的旅游产业链。充分利用湖南的教育科技文化基础、建设更强大的教育湘军、科技湘军和文化湘军。把湖南建设成全国乃至国际的商贾云集之地、文化艺术之乡、旅游度假之所,人才荟萃之邦。
    4、必须加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治理,建设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协调发展融合的和谐社会。由于不当开发与破坏,我省的自然生态环境已遭较大破坏,自然环境的治理已刻不容缓。另外,我省的社会治安问题较多,有待综合治理,社会上各种矛盾复杂,有的甚至很尖锐,有待融和。
精彩专题
  • 农工党湘潭市一医院支部组织开展“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观影活动

  • 农工党郴州市桂阳活动组赴邓华故居开展“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活动

  • 最新推荐
    热点排行

    版权所有:中国农工民主党湖南省委员会
    地址:长沙市岳麓区潇湘中路70号 邮编:410007 联系电话:0731—88880686
    湘ICP备050194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