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人大代表戴君惕:七市共筑一小时经济圈
文章来源: 作者: 时间:2005-03-10 00:00:00将株洲、湘潭、岳阳、常德、益阳、娄底与长沙形成湖湘经济圈
六市入围经济大圈
戴君惕等代表认为,湖南以长沙为中心的“一点一线”战略已实施数年,取得了很大成功。现在,一点一线地区已成为湖南省的经济快速增长带。当初确定京广铁路沿线城市作为经济发展重点,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考虑京广线沿线城市相互联系便捷,容易使核心城市——长沙的经济影响沿京广线延伸,形成经济纽带。然而,随着高速公路的建设,京广线沿线的一些较大城市如常德、益阳、娄底到达长沙的时程由原来的几小时缩短到1个半小时以内。常德作为湖南省的GDP大市、益阳作为新型工业城市、娄底作为湘中工业基地,近年来,经济都有较快发展,与长沙及长株潭经济区的经济、文化联系也日益紧密。因此,构建长沙一小时经济圈已具备了可行性,这一经济圈应包括株洲、湘潭、岳阳、常德、益阳、娄底等城市。
扩圈利于占中部高地
戴君惕等代表表示,构建长沙一小时经济圈(或称湖湘经济圈),对渴望在“中部崛起”中抢占先机的湖南来说,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戴君惕代表介绍,常德、益阳、娄底三市2004年的GDP达到1136亿元,纳入长沙经济圈后,经济圈的GDP总量将超过中部任何一个省的省会经济区,成为中部地区最具实力的经济高地,从而为湖南省垒筑了一个更好地承接“珠三角”和“长三角”经济区产业转移的宽广平台,有利于湖南省在中部竞争中抢占先机。
同时,长株潭一体化扩大到长沙一小时经济圈后,圈内的经济成长力大大增强。一是湖南省十大优势产业集中于圈内,形成强大的区域竞争优势;二是圈内经济互补程度高,钢铁、燃油化工、电力、机械制造、建材、电子、包装等产业间的配套、互补,有利于构建和优化优势产业的产业链;三是圈内集中了湖南的教育、科技、文化资源和发展程度较高的要素市场体系,经济协作区建成后,有利于各种经济、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四是圈内有湖南乃至整个中部地区最好的种养业,将为经济圈的工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长沙影响力将辐射四周
戴君惕认为,构建长沙一小时经济圈,将以“众星拱月”的形式进一步加强长沙的核心地位。同时,长沙的经济影响力将不再局限于向南北延伸,而是向四周辐射,这才是符合经济规律的,必将有力地带动常德、益阳、娄底等湖南中部地区的发展。而常德作为湖南门户,其经济的快速发展将有力地促进湘西自治州、张家界、怀化北部的发展。娄底的崛起则可有力地带动邵阳、怀化南部的经济,从而对整个湖南的经济崛起发挥连东接西的重要作用。
戴君惕等代表建议省委、省政府把构建长沙一小时经济圈作为“十一五”期间的重大战略,召开有政府部门、省辖市负责人及经济专家参加的一系列座谈会、研讨会、论证会。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成立长沙一小时经济圈协作组织,制定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加大对经济圈的扶持力度和宣传推介力度,以这一经济亮点吸引更多的海内外投资,着力打造好这一中部地区最具实力和发展前景的经济圈,加速促进湖南省在中部地区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