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工党湖南省委员会>省委动态

省委主委姚守拙院士在中共湖南省委常委座谈会上就“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生态化工业省”发表讲话

文章来源: 作者: 时间:2005-03-22 00:00:00

 


     2005年3月18日,中共湖南省委常委会在长沙分别召开各市州党委书记、中共省委有关部委部长(主任)、省直有关单位党组(党委)书记、各民主党派省委主委参加的座谈会,听取对中共湖南省委常委会加强和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农工党湖南省委主委姚守拙院士代表农工党湖南省委发表了题为“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生态化工业省”的讲话。现将讲话内容摘录如下:

                       
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生态化工业省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里,温家宝总理再次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所谓循环经济就是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按照清洁生产的方式,对能源及其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的生产活动过程。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要求在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弃物利用和社会消费等环节循环利用资源,发展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其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所谓循环经济型社会,指的是有别于传统经济的一种生态型经济社会,它分为五个环节:一、减少废弃物的排放;二、废弃物处理后重复使用;三、不能重复使用的废弃物作为资源进行再利用;四、不能再利用的废弃物燃烧发电或供热;五、不能燃烧的废弃物正确掩埋。通过这五个环节,可以期望达到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减轻对环境的污染之目的。

   
我省作为资源依赖型的中南内陆省,拥有丰富的矿藏资源。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同时也面临着资源枯竭、资源循环利用率低、污染排放量大三重压力。湖南未来要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跨越式发展,必须解决经济增长与资源消耗、环境保护的协调问题,必须积极探索并实践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实现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的三赢。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促进中部崛起”已经形成广泛的共识。现在最迫切的任务,就是要让这一战略决策尽快进入实施和操作阶段,就是要适时制定中部地区经济发展规划并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那么,湖南又如何发挥自己的区位优势和综合经济优势,在中部崛起这新一轮的赛跑中脱颖而出呢?这是我们当前最迫切的任务。我们不能再走“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粗放型发展之路,而必须探索一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的中部开发之路。循环经济是一个新理念、新事物,以循环经济的理念建设生态化工业省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我们建议,以“建设生态化工业省”作为“十一五”期间我省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这一总体战略应涵盖以下几方面。

    一、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化
    
1、 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之路。在大力发展信息产业
特别是软件产业的同时,加强各行业包括政府和中介组织的信息化建设,建立“数字化湖南”。

      
2、坚持优势产业带动。大力发展以工程装备和运载工具制造为中心的机械制造业和以烟、茶、粮、米、油、奶加工为主的食品工业,巩固和发展钢铁有色、造纸、化工等传统优势产业。通过优势企业的带动,构造和加长产业链,提升产业的竞争力。

    
3、推行“产业聚集”战略。通过大型企业的扩展和
并购提高产业的集中度,同时通过工业园区和产业政策导向支持中小企业聚集,形成中小企业群或依附大型企业的中小卫星企业群,利用产业群的聚集效应和集群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4、优先发展高新科技产业。发展以计算机元配件和
整机制造为主的电子产业,以纳米、新陶瓷、新冶金材料为主的新材料产业以及生物工程与医药产业,通过高新开发区和专业园区聚集效应,形成有比较优势的高新科技产业群。

     二、
按照生态化标准推进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1、必须保持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在“十一五”规划中,一定要从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出发,逐步建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及其他公共物品和服务向全社会特别是弱势群体供给的保障体系。

   
2、必须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和完善生态环境建设。要推进农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要大力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建立旱涝保收的农业生态生产体系。要制订全省生态环境建设的总体规划,对全省的森林、山岗、洞穴、河流、湖泊、湿地按生态环境标准进行养护和改善。同时按园林化要求建设和美化城市与农村,争取用两到三个五年计划时间,把我省建成山青水秀、飞鸿遍野的园林省。

   
3、必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要充分发挥湖南的区位优
势和交通枢纽优势,开拓中部地区大市场,发展大流通;要充分发挥湖南的媒体业优势,大力发展出版、电视、娱乐、会展、体育等文化产业;要科学地开发和利用湖南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等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要围绕旅游,建立与完善餐饮、休闲、娱乐、健身、交通、纪念品生产的旅游产业链。要充分利用湖南的教育科技文化基础,建设更强大的教育湘军、科技湘军和文化湘军,把湖南建设成全国乃至国际的商贾云集之地、文化艺术之乡、旅游度假之所、人才荟萃之邦。

    
4、必须加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治理,建设人与自
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协调发展融合的和谐社会。由于不当开发与破坏,我省的自然生态环境已遭较大破坏,自然环境的治理已刻不容缓。另外,我省的社会治安问题较多,有待综合治理,社会上各种矛盾复杂,有的甚至很尖锐,有待融和。

     三、 认真落实《清洁生产促进法》、《节约能源法》等与
循环经济有关的法律法规。
   
要尽快制定发展循环经济的规划和政策,形成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建议企业采用三种形式回收和处理废弃物。第一种形式是生产单位自行回收和处理废弃物,回收处理费用自行担负,废弃物循环利用的效益自享;第二种形式为“生产者再利用实业共济组合”,也就是交由回收处理废弃物的合作社负责。生产者将废弃物回收处理的责任转移给合作社,依据废弃物的品种,论重量交纳分担金;第三种形式是生产单位与废弃物再利用企业签订委托合同,按废弃物的数量交纳委托金,由后者负责废弃物的回收和处理。

     四、加快相关理论和科技发展,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下述相关科技理论和项目应该成为研究人员加快研究、政府加大投入的重要方向:节约能耗和物耗,污染轻或无污染工艺;提高材料使用寿命,研发新材料以替代有毒材料和污染材料;开发资源再生技术,特别是废家电等特种废物的再生技术;开发各类预测模型,以确定经济效益与循环率、资源再生费用以及产品价格等因素之间的关联度;研究新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研究不同产业和不同企业间生态链的合理性及稳定性。

    五、探索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建立循环经济要求改革现行的经济核算体系,以达到结合环境因素和消耗量全面和客观地评价经济状况。同时,新的GDP核算体系,应与干部考核、政府绩效挂钩,以改变用单纯的GDP取人论事,造成地方政府只关注眼前的GDP,而对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重视不够。

      
六、加强循环经济的宣传和教育,积极倡导绿色消费建设循环经济型社会除了立法推动外,还需要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国家制定大政方针和奖惩制度;企业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处理废弃物;民众则要改变传统生活方式,配合处理废弃物;最后,还需要社团组织和媒体的宣传和监督,使循环经济理念深入人心。要在经济、管理、环境专业高等教育中,设置循环经济相关课程;大力开展循环经济宣传活动;积极倡导绿色消费和垃圾分类,在生活中优先使用和采购再生利用产品、环境标志产品和绿色产品,为这些产品培养稳定市场。

 

 

精彩专题
  • 农工党湘潭市一医院支部组织开展“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观影活动

  • 农工党郴州市桂阳活动组赴邓华故居开展“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活动

  • 最新推荐
    热点排行

    版权所有:中国农工民主党湖南省委员会
    地址:长沙市岳麓区潇湘中路70号 邮编:410007 联系电话:0731—88880686
    湘ICP备050194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