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情与民意]发展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设想和建议
文章来源: 作者: 时间:2005-12-23 08:23:46社情与民意2005第十五期(总第23期)
中国农工民主党湖南省委宣传处编 2005年12月21日
农工民主党岳阳市委就“整合农村卫生资源,促进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发展”开展了专题调研,通过调研,他们认为,合理配置农村卫生资源,促进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发展,必须做到“三级两网”联动运作。“三级两网”即县、乡、村三级;卫生(包括医疗、防保、血防)与计生两网。实现“三级两网“联动,是一个系统工程,各级政府要专人负责,统筹安排,有序运作。
一、落实政策,加大投入
强化施政者公共卫生的责任意识。地方领导干部政绩的考核,要把改善农村基本卫生条件、提高农民健康水平、减少本地区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人数、保证农村卫生支出经费作为重要内容。
确保卫生事业费不能低于省政府规定的标准。市、县、乡三级政府要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逐年增加卫生投入,增长幅度不低于同期财政经常性支出的增长幅度;足额安排公共卫生事业的专项经费;尽快解决所有公共卫生项目建设中地方配套资金的到位;建议将乡镇卫生院院长、防保专干的工资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并交由县(市)区卫生局依据本人工作业绩统一发放,不再下拨到乡、镇卫生院,以防种种原因难于兑现。建议对承担预防保健任务的村级卫生人员视财力给予适当补助,以稳定最基层的乡村医生队伍。
加大改善农村环境卫生工作的力度。防治疾病,重在预防。农村居住卫生环境条件差,农民卫生意识淡薄,是引发疾病的根源。教育局、妇联、科协、爱卫办、宣传媒体等多方部门要建立长效机制,把公共卫生教育和健康知识教育、提高群众的卫生和健康意识的事务当作常规性工作。
二、合理布局,资源互补
要根据实际,依据区域卫生规划,对现有卫生资源进行优化重组与调整,建立以公有制为主导、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社会化农村卫生服务网络。
统筹规划好乡镇卫生院的布局和结构。中心卫生院、综合型乡镇卫生院及防保型乡镇卫生院在医疗设备和人员配置方面要有所重点,避免资源闲置。对贫困地区和偏远山区,特别是省、县交界和交通便利的乡镇要重点扶持,应配置较全的医疗检测设备,建成医疗服务水平较高的中心卫生院,使较多的手术病人能够就近得到治疗,做到医疗、防保双管齐下。离县城较近的乡镇卫生院应突出防疫、保健职能,或者改建特色专科医院。
试行计生、卫生资源共享。建议借鉴常德市临澧县、石门县的经验,选定一个县作试点,实行"两网合一"——一个机构两块牌子,接受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人口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的管理,承担农村卫生和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任务的责任,这样做把计生系统的政策优势和卫生机构的技术优势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政府有限经费和设备设施的使用效益。
多渠道吸引社会资金,发展民办医疗机构。鼓励城市医疗机构和人员到农村兴办医疗机构或向下延伸服务。卫生管理部门要转变职能,依法行政,对不同所有制的医疗机构一视同仁,享受同等的管理体制、政策待遇,为公平竞争创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
三、重视人才,定向服务
选拔1名出色的乡镇卫生院院长。乡镇卫生院院长岗位应纳入县级事业单位编制。
培养1-2名乡镇卫生院业务骨干。一方面要大胆地把能医善治的人才引进乡镇卫生院。另一方面卫生院要选派事业心强、懂业务的中青年医生到县以上医院和防疫站、妇幼保健院进修,作为业务骨干来培养。
乡村医生的在职培训。市县卫生行政部门要制定农村卫技人员培训计划,定期举办院长、检验师、药师、全科医生、村医、计生专干、防保专干等各级各类培训班;市级医疗机构要坚持医务人员下基层锻炼制度,建议一个医生工作一年为宜。同时,对长期在乡镇卫生院工作的医师在晋升等方面要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
到贫困乡村开展志愿服务。建议以医卫专业大学毕业生下基层为起点,参照国家“西部计划”青年志愿者行动的模式,招募医学类有关专业的应届毕业生作为志愿者,派往远郊区县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开展为期一年的志愿服务。同时组织退休医务工作者到近郊乡镇卫生院开展志愿服务,发挥余热,再现人生价值。有关部门为其提供基本食宿和最低生活费用。
四、创新机制,加强监管
理顺县(市)区、乡镇、村卫生机构的业务关系。进一步完善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鼓励县(市)区、乡镇、村卫生机构开展纵向业务合作。县(市)区卫生局要强化对乡镇卫生院的规划、设置、改造、设备配备以及医疗机构布局的审查权和审批权。乡镇卫生院一般不要向医院模式发展,要改进服务模式,深入村、家庭、学校,提供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服务。村卫生室承担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赋予的预防保健任务,提供常见伤、病的初级诊治服务。
改革乡镇卫生院运行机制。在确保乡镇卫生院公益性任务落实和非营利性医疗卫生机构性质不变,确保卫生院国有资产增值,确保卫生院“三金”按规定上缴和退休职工工资及时发放前提下,对卫生院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度分离,下放经营管理权、人事用工权和经济分配权,进行运营机构改革。
要依法治卫,加大经常性卫生监督的执法力度。卫生行政部门和医药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农村医疗和医药市场的监管和执法力度,促使其朝着有利于社会整体利益的健康方向发展。要对农村从医人员进行年度资格审查。在3—5年内达不到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乡镇卫生院医生要转岗分流,乡村个体诊所和村医要实行执业资格准入制度,坚决取缔无证行医和假劣药品销售网点,取缔家庭非法接生。公安部门要坚决打击封建迷信和地方巫医行骗乡里。
稳步推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积极探索解决既要保大病,又要有一定资金保小病的矛盾,大额与小额同时补偿,以满足农民不同的医疗需求。不断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的保险意识,有条件的地方,要按照自愿量力、因地制宜的原则,积极推行包括合作医疗、医疗救助、商业保险等不同形式相结合的农民医疗保障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