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情与民意]关于加强两大城市群的跨区域合作,建设武长经济区的建议
文章来源: 作者: 时间:2005-12-23 08:19:51社情与民意2005第十四期(总第22期)
中国农工民主党湖南省委宣传处编 2005年12月20日
最近中共中央在制定“十一五”规划的有关决策中,把长三角、京津冀、东北老工业基地和成渝地区作为跨区域规划的四大重点经济区。这四个经济区加上珠三角经济区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环形经济功能圈,但其中部尚缺一个中心区域,农工党员、省人大常委戴君惕教授认为,这个区域应该是由武汉和长沙两大城市群构成的武长经济功能区。
武汉城市群按1加8的模式组成,即特大城市武汉加上鄂州、黄石、黄冈、孝感、咸宁、天门、潜江、仙桃等8个地级市,以武汉为中心,直径200公里,总面积占全省的33%,GDP和财政收入分别占全省的73%和74%。长沙城市群是全国最小的城市群,仅由长沙、株洲、湘潭三市组成,去年该城市群的GDP达到1578.4亿元,占全省的33.2%。两个城市群对于本省的经济都有很强的带动作用。如果将两大城市群结合成为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武长经济功能区,不但可以更好地带动两省的经济发展,还将有力地促进整个中部地区的崛起,并在我国全局性的经济发展格局中发挥纵连南北,横贯东西的中心极作用。
武长经济区已具备了大型经济功能区的特点:
1、深远的历史渊源。湖南湖北古称楚国,又合称为湖广,历经数千年的历史文化联系把两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2、紧密的地理连接。武汉与长沙两城市群依长江和洞庭湖而连成一片。
3、便捷的交通网络。靠着京广铁路、京珠高速、长江、洞庭湖以及以武汉、长沙为核心的交通网络,两大城市群之间的交通极为便捷。特别是已开工修建的武广高速铁路建成后,武汉到长沙只需1个来小时。
4、互补性强的区域经济。 随着东风汽车集团等数十家大型企业的总部落户武汉,武汉城市群已成为我国重要的钢铁和汽车制造基地和光谷;而长沙城市群也已成为装备制造、机电、化工产品制造基地和新材料研发中心。两个区域的经济有很强的互补性,特别是长沙群的汽车零部件与武汉群汽车整车的配套以及两地机电产品上下游的互通有无,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两大城市群又是我国重要的粮棉油猪禽鱼商品生产基地,在农业科技研究上一直有着亲密的合作关系。
5、雄厚的科教实力。武汉和长沙都有较雄厚的科技和教育实力。光武汉市就有普通高等学校35所,科研院所736家,专业科技人才45万;长沙也有高等学校近30 所,科研院所300余家,专业科技人才30余万。在农业、IT业、先进制造业、食品加工、医药卫生、生物工程、新材料等方面的科研开发处于国内的前列。
6、特有的区位优势。武汉自古称九省通衢,长沙地处江南中心,亦有纵横交错的交通、通讯、商贸网络。两者均处东西南北沟通联系的要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其它城市群难以企及。
综上所述,加强武汉、长沙两城市群的跨区域合作,打造武长经济功能区,对于两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整个中部地区的崛起,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此,特向省委省政府以及长沙市委市政府提出以下建议:
(一)、调整湖南省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把促进武长经济功能区形成作为实现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目前,中部各省的战略多为南靠广东、东联沿海或北依京津。我们认为,光依靠东部地区诸省市还不够,更重要的是依靠中部地区自身的力量。建立武长经济区,利用自己的比较优势形成中部的拳头,将会有力促进两湖的经济发展,同时,北联平原城市群,东接昌九工业走廊和合肥-芜湖经济带,将带动整个中部地区的崛起。最近在长沙召开的武汉经济协作区会议提出要建立武长昌经济新三角,立意虽好,但因南昌与武汉及长沙的交通地理联系远不如武汉与长沙之间的紧密,作为第一步,还是打造武长经济功能区为好。
(二)、扩大长沙城市群范围,由长株潭三市扩大到长株潭岳益常娄衡郴九市。目前我国的主要城市群所含地级城市数都在八个以上。长沙城市群最小,在国务院统计的城市群各项经济指标中几乎都是倒数一二位。如果长株潭象武汉三镇一样融为一体,长沙城市群将不复存在。因此,为了与武汉城市群对接,有必要将长株潭城市群扩大到岳阳、益阳、常德、娄底、衡阳、郴州等地级市。
(三)、加强与湖北省武汉市的联系,共商建立武长经济功能区大计。建议湖南省委省政府与长沙市委市政府分别与湖北省委省政府、武汉市委市政府加强联系,共商构建武长经济功能区大计。通过进一步加强区域经济合作,逐步强化跨区域经济联动发展功能,条件成熟时报请中央支持,以争取纳入十一五后期或十二五发展规划,成为我国第六大跨区域经济功能区。
(四)逐步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加强两大城市群的区域合作需要做到如下几点:
第一、信守“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宗旨。区域经济合作是一个“游戏规则”的合作,两地必须制定一个统一的游戏规则,取消各自的“土政策”。通过合作联动,消除地区壁垒,促进区域资源互补,建立统一的区域大市场,提升区域参与国内外市场分工和竞争的综合实力。
第二、在合作的方式和渠道上,要加强三个层面联合。一是加强政府层面的联合与协作,建立政府领导定期协商峰会制度。二是加强民间层面的联合与协作区域联合离不开以各种商会、行业协会、市场中介、大专院校以及科研院所为主的民间层面的推动。三是加强企业层面的联合与合作。区域联合的统一市场、信息交流、互通有无、专业化配套协作和企业产品研发攻关等,均要靠市场导向下的企业间的联合协作去完成。
第三、创新联合协作机制。 一是建立区域合作机构,建立政府、社会、企业不同层面的定期或不定期的协商制度。二是建立区域协调机制,包括信息交流、交通畅通协调、人才交流、科研联合攻关、科技成果惠让、地区政策协调、边贸工商税收协调、市场准入与开放、国际反倾销联合应诉、资源调剂、争端仲裁等机制。
第四、重点推进以下领域的联合协作:(1)产业协作。协调产业区域布局,形成相对独立、紧密配合、互相补充的产业链;(2)生态环境治理协作,共建大江大湖生态屏障和湿地保护区;(3)能源资源开发协作,共同参与水电、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4)旅游业发展的协作,联手打造旅游精品线路;(5)科技教育协作,实行信息资源与高级科技人才的共享互通;(6)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协作,共建区域畅通交通网络;(7)市场协作,推动资金、信息、人才、技术、物流等要素互动,实现新一轮的市场开放,促进统一、规范的市场发展;(8)安全协作,构建社会应急联动体系。
因此,我吁请中共湖南省委省政府以及中共长沙市委市政府抓住中部地区崛起和中央着手扶持跨区域重点经济功能区的机遇,主动与湖北省及武汉市联手打造武长经济功能区,使之早日成为中部崛起的主堡和内陆经济发展的中心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