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工党湖南省委员会>履职建言>社情民意

[社情民意]紧急呼吁合理发展长沙城市交通工具

文章来源: 作者: 时间:2009-03-18 10:39:33
 
    解放思想关键要关注民生,解决实际问题, 城市交通就是重要问题。长沙“禁摩限电”立法听证会下月举行。为此,笔者通过亲身经历、查询资料、访谈调查等,紧急呼吁合理发展长沙城市交通工具。坚持“公交优先”发展战略,追求节能环保安全舒适,按一定科学比例、相互协调持续发展的格局。  
 
    一、城市交通工具发展趋势
    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国务院确定的城市发展和交通发展重大战略方针,是提高交通资源利用效率、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和人们出行难的根本措施,是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和节约用地的重要工作。国际公共交通协会的指导、国家发改委于2004年11月25日发布的中国首份《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国办2005年10月通知以及建设部2006年12月发出开展“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的倡议,都体现了这种理念。世界各国普遍认识到:解决城市的交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优先发展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2007年10月26日, 国家发改委来信肯定了湖南师范大学三名大学生调查报告的关于取消禁止小排量汽车和摩托车通行的建议。表示:“目前,部分城市‘禁摩’、‘禁微’的一些作法与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精神是相悖的。”
 
    二、长沙城市交通现状堪忧
    未来几年,长沙要建设成为拥有300万城市市区人口的特大城市,城市交通必须快速跟上。目前长沙公交车已超过3000台,另有的士6200多台,在册机动车数量已达到50多万辆,其中小车28万余辆。长沙的停车位却相对“尴尬”:来自市规划局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市中心区西至湘江,北至浏阳河,东南至二环线的范围内,总面积55.7平方千米,其中现状城市建设用地47.88平方千米,可现有配建泊位仅6万个左右,另有路内停车场(桥下停车场、咪表与人行道停车位)约5000个。调查发现,在人流比较集中的路段,大量的车辆停在人行道乃至绿化带、消防通道上,行人就直接走在车行道上,造成安全隐患,交通状况恶化。特别上下班高峰期,各大主干道路口简直寸步难行,交警全部上路指挥交通都于事无补。按照规划标准,长沙每万人应拥有公交车11.47标台,目前每万人只有9标台。目前,长沙人多地少、车多路少、拥挤堵塞等矛盾激化,还带来能源紧张、污染严重等问题。
 
    三、合理发展长沙城市交通工具
    1、公交车路权优先
    路权优先要落到实处,要对既有道路资源进行再分配,实现人的出行效率的最大化,而不是车辆通行效率最大化。主要措施包括建设公交专用道;改造路口信号系统,让公交车优先通行;加快路网建设和改造;改善车况,淘汰旧车,提高服务质量;减免各种费用、降低车票价格等。
    2、私家车应有限制
    中国的资源与环境决定,私家车不能成为交通主流。石油、土地、道路供不应求,污染严重。一辆公共汽车的运力相当于小汽车的20~30倍以上;而它占用的道路资源约是小汽车的1/15。加上不少私家车车内仅仅只有司机一人,这实在是资源浪费,也大大增加了交通拥挤。
    3、出租车健康发展
    严格执行“控总量、稳运价、调结构、上水平”的发展政策,加快经营权配置改革,强化企业管理,规范经营行为,提升文明服务水平和安全保障能力。
    4自行车合理引导
    自行车作为一个无污染、低成本、方便灵活的交通工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自行车交通也要像小汽车交通一样一定要加以合理引导。
    5、电动车积极发展
    电动助力车作为一种绿色、环保、便宜的交通工具,占用路面小。最大的优点是其动力源为电池,不产生废弃污染及噪音污染,符合建设两型社会的需要。
    6、摩托车规范经营与自驾
    目前允许摩托车存在有其合理性。供给方面:下岗工人多,而摩托车投资少,见效快,自由安排时间。需求方面:摩托车方便便宜,满足了许多百姓的出行需要。从社会安定来说,摩托车司机自食其力,减缓失业。特别是我们这样人口拥挤的发展中城市目前重要的是规范摩托车经营与自驾而非取缔,不能因噎废食。
    7、轨道交通将成为主导
    轨道交通具有运量大、速度快、安全、准点、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和用地等特点。长沙市轨道交通也在筹划中,必须高度重视,长远规划。
附件《就禁摩限电致长沙市市长的一封信》为一名依靠摩托车现在又被迫依靠电动车出行谋生的市民易进的网上公开信,从七个方面全面真实的分析了长沙市“禁摩限电”的弊端,呼吁取消该禁令,很有说服力。
   
  作者:熊 伟 王林 李法兵 王国林 彭新兰 王莲芬  2008.11        
    作者简介
    熊伟:湖南大学北校区经贸学院国际贸易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兼任农工民主党湖南省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参政议政委员、社情民意研究员、农工民主党湖南大学北校区支部副主委、农工党中央党刊《前进论坛》特约通讯员。
联系方式:电话(一号双机)0731-8862768,电子邮箱xw113@163.com
    附议人
    1、王林:湖南王林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教授、农工党湖南省委参政议政委员
    2、李法兵: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法学部部长、副教授、农工党员
    3、彭新兰:湖南大学北校区医院办公室主任、副主任护师、农工党员
    4、王国林:湖南大学医院书记
    5、王莲芬:湖南大学经贸学院副教授、博士
 
精彩专题
  • 农工党湘潭市一医院支部组织开展“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观影活动

  • 农工党郴州市桂阳活动组赴邓华故居开展“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活动

  • 最新推荐
    热点排行

    版权所有:中国农工民主党湖南省委员会
    地址:长沙市岳麓区潇湘中路70号 邮编:410007 联系电话:0731—88880686
    湘ICP备050194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