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工党湖南省委员会>履职建言>社情民意

[社情民意]关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的几点建议

文章来源: 作者: 时间:2009-03-18 10:13:01
    建设两型农业生产体系是庞大的、长期性的系统工程。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的内涵主要包括两方面:最大限度地节约农业生产要素和最大限度地减弱农业生产的外部性副效应(后者主要指农业生产对农村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不良影响)。鉴于形成两型农业生产体系是建设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又是建设两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建议我省应首先在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进行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的试验示范,并争取在我省农村率先形成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具体建议如下:
 
    1.  积极布点,迅速启动,抓好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的试点。
    首先,建议在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改革试验区内选取有代表性的区域(示范区或有关乡、村)进行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试点,并将其纳入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范畴。同时针对农林牧渔不同的产业和东西南北不同的地域,在全省范围内布局不同的试验基点,迅速启动试点工作。面上的试验基点工作建议由省农办统筹,农业厅、林业厅、科技厅、教育厅等协助。相关市、县农林牧业管理部门负责本地的试点。各类型的试验基点和试验示范区都要制定试验方案和规划,力争在三到五年内基本形成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取得经验,再逐步推广。
 
    2. 加大两型农业生产技术的研发力度,尽快完善两型农业生产的技术配套。
    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标准来审视,我省现行的农业生产技术仍然是建立在大量投放农用化学品的基础之上的,既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成本,又带来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以蔬菜和水稻生产为例,使用化学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和化学肥料仍然是提高产品产量、降低劳动强度的重要保证。因此,就如何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尽量采用生物的、生态的、物理的方法,适量适时使用化学投入品,来保障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和防止病虫草危害等重大课题进行攻关,再一次提到了农业管理部门和科研推广机构的议事日程。这一轮科研攻关的重点,一是如何在保障优质高产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农业化学投入品的用量,二是如何尽量节约地、水、能源等宝贵资源。与前者相关的重大课题有:各种农作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各种农作物抗性育种(含采用基因工程方法的抗性育种)、基于土壤测肥的各种农作物的最佳施肥方案、农业病虫害预测预报新技术、环境友好型农药的研制、禽畜无公害养殖技术、动物传染性疾病特别是人畜共患疾病的防治等。属于后者的重点课题主要与节水农业技术、节能技术、生态农业技术、循环农业技术、设施农业技术以及高产优质生产技术有关。建议政府加大两型农业生产技术研究开发的投入,由科技厅和农业厅组织安排有关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对重点课题进行攻关,尽量做到在3-5年内完成两型农业生产的技术配套,然后逐步试验示范推广。
 
    3. 建立“以县为主”的农业生产技术服务体系。
    建立健全农业生产技术服务体系已喊了多年,但在许多地方,乡镇农技站仍然是人少站穷,势单力薄,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据调查,由于乡镇农技站编制少,工资及补贴微薄,不少地方将工资补贴集中给一人(往往是站长),其余人员外出打工谋生。而留下的人因收入仍不高,还得靠经营农药化肥以弥补家用。这样的农技站是不可能提供符合两型要求的农业生产技术服务的。为此,建议在乡镇农技站作用甚微的地区,实行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即将乡镇农技站归属县农业局直管,其在编人员的工资由县财政统发,人数极少的农技站,其人员或集中到县站或集中到若干重点乡镇的分站。由于农村交通通信情况已普遍改善,县站及其重点分站完全可以做到“哪里出现技术问题,就去那里提供服务”。农技人员相对集中后,还可承担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工作和农民专业生产合作社的技术指导工作。这样就形成了以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及其分站为技术核心,以县、乡农民专业合作社或专业协会为技术实施组织单位的农业生产技术服务体系。而农民技术员、种养大户和回乡知识青年则成为学习、推广、使用两型生产技术的骨干力量。其他涉农站所也可采取类似办法进行整合和重组。
 
    4. 建立农业生产用化学品投入的适时监测和跟踪监控制度。
    为了保护农村环境和保障农产品食用安全,目前各级政府正在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管体系。这个体系一头已延伸到市场,旨在把住农产品入市关,而另一头应从源头抓起,即把住农产品的生产关。国家的法律规定要建立农业投入品使用台账。但实际情况是,相当多的农产品生产龙头企业没有依法办事,更遑论一般的农户了。建设两型农业生产体系,一定要加强农业投入品特别是化学农药的管理。首先要严格要求规模农业的生产单位依法做好台账,同时请农业环境监测单位对施药后的农作物和农田适时进行检测,对于检测不合格的农产品及时发出“不准进入市场”的通知,并对产品和环境的污染情况进行跟踪监控。
 
    5. 全面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建立两型农业生产的各项支撑、保障机制。
    十七届三中全会为发展我国现代农业,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提出的一系列战略措施,如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包括金融支持体系、信息服务体系、技术服务体系、教育培训体系、生资供应体系等)、加强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等都与建设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密切相关。因此,要形成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建立和逐步完善农村经济发展的各项支撑、保障机制,才能真正做到最大限度地节约农业生产资源,最大程度地促进农业生产环境的最优化。
 
    农工党省委  2008.10
 
 
精彩专题
  • 农工党湘潭市一医院支部组织开展“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观影活动

  • 农工党郴州市桂阳活动组赴邓华故居开展“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活动

  • 最新推荐
    热点排行

    版权所有:中国农工民主党湖南省委员会
    地址:长沙市岳麓区潇湘中路70号 邮编:410007 联系电话:0731—88880686
    湘ICP备050194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