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干部过多“空降”的危害不可小觑
文章来源: 作者: 时间:2011-03-08 10:07:32乡镇干部过多“空降”的危害不可小觑
农工党岳阳市委主委李为
“空降”干部是中共干部队伍建设一个法宝,是干部交流中的一部分,是领导班子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对于防止单位“拉山头、搞宗派”,能够起到有效作用,为消除地方势力膨胀,不守规矩、不听招呼现象,起到了预防作用,也为党内永久团结、国家长期稳定奠定了基础。所以,从中共成立到现在,一直还沿用着这条己经证明了的正确的干部任用办法。上级做是件美好的事,而到了基层做,就会差强人意。然而,目前地方效仿中央“空降”官员犹如东施效颦,不断地从机关抽调一般干部“空降”到乡镇机关直接担当领导干部。地方如果以丧失民意、失去民心为代价,一意孤行地推行“空降”官员的办法,那么倒头来,损失的是国家的利益,动摇的是党执政的基础。这样过度“空降”乡镇干部有百害而无一利,希望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其危害主要有三:
一是挫伤了基层干部的上进心。受乡镇领导体制改革的影响,乡镇领导干部职数进一步精简,乡镇机关的领导岗位都有一定的职数控制,一届党委、政府换届,能够坐上领导岗位的,也属是乡镇机关、部门的“人物”,以往大都从乡镇机关中层干部和“站所”负责人、村支部书记这个群体中产生。过度“空降”基层干部,把乡镇原本由本级党委、政府推荐的领导岗位占住,挤掉了基层干部晋升空间,乡镇机关中层干部失去了上升通道和奋斗目标,严重挫伤了一部分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乡镇干部的上进心,直接导致一些优秀的乡镇干部很难走上领导岗位,政治前途渺茫,工作的积极性自然难以充分调动起来。“空降” 基层干部多部分是从市委市政府机关下派的,是从领导身边下派的。有的初出茅庐,年纪轻轻,就因为在市直机关工作过,在领导身边工作过,一下去就是乡镇领导班子成员,有的甚至还是副书记、常务副乡镇长、乡镇长和党委书记。这对长期在乡镇工作的同志来讲,是一种挫伤,是一种打击。
二是有损干部队伍形象。农村工作千头万绪,乡镇又是我国家政权的最底层,矛盾大都集中到这个层面,当好乡镇领导者,既要有一定的真才实学,也要有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一些空降的机关干部不熟悉乡镇情况,这些年轻干部,大多是从家门到校门,从校门到衙门的三门干部,根本不懂农村工作,他们大多到机关才二三年,就跨上乡镇领导岗位,因此到基层后,他们有的感到工作棘手,无从下手;有的自己做不来事情,每天被一些繁杂的事务搞得身疲力尽;有的自己不懂,胡乱指挥,尽闹笑话;有的由于工作无法开展甚至直接申请要求调回城区; “空降”下来的干部有不少出问题的,不是镇不住,就是闹冲突,以为工作都有条条框框罩着,按上级政策来、下命令作布置就行,殊不知同实际相结合的文章根本没那么简单,严重的损害了干部队伍形象。
三是不利于乡镇工作的正常开展。过多“空降“乡镇干部导致想进步的基层干部上不来,而“空降”下来的领导干部,对乡镇情况往往不是很熟悉,往往是不切实际,根本就没有接触过基层,根本就不知道民间疾苦,更不知道百姓需要的是什么,有的甚至一窍不通,即使有的干部能力较强、心怀大志,搞出很多优惠政策,但“空降干部”人在曹营心在汉,人到了基层,家在数十公里甚至数百公里的城里,一心二用,常常降低工作效率,前脚到后脚就想走,工作中急功近利,恨不得马上干出点政绩,好得到提拔,离开基层,这必然导致短期行为,面子工程等现象。而新来的人又是一套政策了,结果是乡镇某些工作在交接期后一二年内,处于停滞状态,严重阻碍了乡镇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导致当地百姓对此颇有怨言,真是劳民伤财。加之“空降”下来的领导其背景来路不明,生怕得罪,在工作上既不便也不敢给什么硬任务,使他们徒有挂职的空名,无事可做,不承担与其职位相应的管理工作。
基于以上乡镇干部过度“空降”弊病,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各级地方要深入领会中央指示精神,把握“空降”的“度”。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近日提出,要坚持和扩大从基层选拔干部的做法,完善干部队伍建设机制。李部长的话不是空穴来风,而是确有所指。乡镇领导干部的来源问题。目前的来源是两个,一个是从乡镇一般干部中提拔,一个是从市委市政府机关下派。从乡镇干部中提拔是主渠道,但现在,主渠道不主。第二渠道“空降”不是不行,关键是要有个“度”的问题,还有一个服不服人心的问题。如果通过公开选拔的方式,提拔一部分市直机关的一般干部到乡镇担任领导职务,想必不会有太多非议。乡镇领导干部最好由他生活工作过的单位、地区人民代表选举产生,因为当地的人民代表才知根知底,知道他的人品作风,熟悉他的工作能力。选出的领导干部熟悉当地的工作环境,民情民声,才能更好的高效地为民服务。
二是要进一步完善“空降”的选人用人制度,提高公信度。各级地方政府要具体明确规定培养和选拔“空降”干部的资格、条件、范围和工作程序;要建立起规范化、有序化的民主推荐、干部考察的有机制,克服考用脱节、备用脱节的情况;要形成干部“能下”机制,真正建立优胜劣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干部动态管理机制。“空降”干部考录工作必须经过发布公告、推荐报名、资格审查、考试考核、体检、公示和录用、任前培训等七个环节,每个环节都要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我们要在这方面应该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在任命“空降”干部过程中选人用人的公信度。
三是要进一步健全“空降”干部的任期管理机制。各级地方政府应在制度方面加以完善、创新,以使“空降”在干部培养锻炼中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最近,中央出台了三个有关领导干部的文件,第一个就是《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暂行规定》,主要内容就是“党政领导职务每个任期为5年”。 现实上人民群众对这些 “空降干部”,一开始是不可能给予充分信任的,原因在于这些干部既不是自己选举的、对他们的情况也不甚了解,而要取得群众的充分信任,这是需要时间考验的。同时也可以避免一批政治上的投机分子。所以进一步健全“空降”干部的任期管理机制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