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进城农民工子女的日常教育不容忽视
文章来源: 作者: 时间:2011-03-08 09:42:33对进城农民工子女的日常教育不容忽视
农工党永州市委 蒋正平
近年来,在社会各界的关注下,特别是在各级政府的直接重视下,农村留守儿童和进城农民工子女的入学问题都纳入了议政范围,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果。农民工二代虽然可能进了城里的学校读书,但会不会受到歧视、有没有人关心他们,依然是一个沉重的社会话题。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是,对他们的教育或多或少存在真空。由于日常教育的缺乏,这个群体正给社会带来了日益严重的后果,如城市犯罪率的上升、犯罪年龄的年轻化、文明素质的下降、游手好闲者的增多等等。因此,要解决上述问题,除了继续关心农民工子女的入学问题,切实保障他们受教育的权利外,更应重视随农民工进城子女的日常教育,不断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不断提高他们的文明素质,从而促使由此带来的一些社会问题的解决。
外来工子女日常教育的缺乏,既有农民工本身的原因,又有社会机制的因素,仅责怪哪一方面都有失偏颇。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进城农民工本身素质不高,空闲时间大多花费在酗酒、打牌、看电视上面,而忽视对身边子女的教育;二是农民工在城市大多从事的苦、脏、累的活,下班回到租住房早已疲惫不堪,无暇顾及子女的教育;三是农民工本身法制意识淡漠,使得某些外来工二代成为城市新生代“盲流”,难免触碰道德底线、法律底线,干出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来;四是外来工子女大多来自不同的地区,移居城市的教材往往与家乡所学的教材有差异,再加上语言上的障碍,从而导致他们成绩的滑坡,丧失学习的自信心;五是外来工子女易受到当地孩子的歧视,穷人的孩子只能与穷人的孩子玩,这些从小就对城市充满了不满、仇恨或自闭、自卑。
关注外来工二代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既然某些问题已经显现,我们不能总是刻意回避,必须直面现实,寻求破解良策。一是市民不要歧视进城农民工,设法提高他们的待遇,给他们以平等的休息权,让他们腾出时间与精力教育管理自己的孩子。二是学校必须对农民工的孩子进行规范的教育与引导,加强心理疏导,组织当地的孩子与农民工子女互助交流,尽可能减免一些学习费用,让孩子们参加各种兴趣班、培训班,并设法提供助学金、奖学金之类。三是当地政府尤其是主管部门要给农民工本身必要的教育知识培训,让他们掌握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不断提高自身文明素质,逐步融入城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