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财政投入 协调部门管理 加大职业病防治力度
文章来源: 作者: 时间:2011-03-08 09:32:54增加财政投入 协调部门管理 加大职业病防治力度
农工党湘潭市委 马金辉
职业病是严重危害劳动者身心健康的疾病,随着企业生产经营模式和劳动用工制度的变化,各种新的职业危害因素大量增加,职业病发病率近几年呈明显上升趋势。职业病防治工作关系到广大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更是维护好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
职业病发病形势是较为严峻的,以湘潭为例:
一、全市共有职业病危害企业1178家,广泛分布于冶金建材化工纺织机械电力等行业。存在粉尘危害为70.78%,存在化学物质类危害为35.41%,存在物理因素类危害为70.54%;主要职业危害因素为粉尘、噪声及铅、镉等有毒金属和苯胺、氯等化学毒物。全市1178家职业病危害企业有职工总数94226人,其中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职工33953人,占职工总数的36.03%,含农民工1060人,占接触职业病危害职工的3.12%。按有害因素分类统计,接触粉尘人数13842人,占接触职业病危害总人数的41.01%,接触化学物质类人数10046人,占接触职业病危害总人数的29.76%,接触物理因素类人数22619人,占接触职业病危害总人数的67.01%。
二、统计近三年的资料,全市共发生职业病359例,其中尘肺287例,职业中毒59例,其他职业病为7例,尘肺发病占职业病发病总数的79.94%,为全市主要职业危害。全市逐年累计尘肺病例已达1332例。分析2000年至2008年湘潭市尘肺病检出情况发现,尘肺病检出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尘肺种类主要为煤工尘肺(70.32%),矽肺(26.85%)。尘肺合并结核病达3.53%。职业中毒主要为急性职业中毒,占职业中毒的78.46%. 急性职业中毒的类型主要为一氧化碳、氯气、氨气。
三、急性职业中毒事件近几年逐年增加,2007年以来,全市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7起,导致2人死亡,51人中毒。2009年全市共发生公共卫生突发事件4起,其中3起为职业中毒,尤其是2009年湘潭县某化工厂发生氨气泄漏,造成包括从业人员及周边村民10多人中毒。
从以上情形来看其严重性是触目惊心的,究其原因:
(一)部分用人单位的职业卫生法制观念比较淡薄,《职业病防治法》要求用人单位履行的职责没有到位,职业病防护制度不健全,措施不落实,有法不依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
(二)部门间职责未能完全理清,职业卫生涉及卫生、安监、劳动、工会和社会福利等多部门, 由于政策原因,导致各部门、各单位的职责不清,造成管理中越位、缺位、空位现象普遍,《职业病防治法》要求的前期预防难以落实,不能从根本上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大多数可能存在职业危害的新、改建设项目未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控制效果评价,导致企业项目实施以后整改成本增加,职业病危害的安全隐患难以消除。
(三)职业病防治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医疗检测设备陈旧,十多年来上级部门没有对职业病防治工作安排专款和拨给设备。对全市各企业需要开展一般日常监测、健康监护任务,现阶段已经取得湖南省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的湘潭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检测设备都难以满足。尤其该中心用于尘肺病诊断的高纤伏X光机已超期使用三年。现欠款购入了一台500mA新X光机,资金缺口50万。且每年实施监测单位约60家,近三年平均每年粉尘测点868个,化学毒物点1251个,物理因素点1394个,每年约对72家放射工作场所监测,对三万多接触有毒有害的作业工人分工种分类进行健康体检,其工作任务相当繁重。按卫生部规定300万左右人口的地市一级职防机构设备要求,最少要500-600万元才能购齐;疾控机构事业经费并不宽裕,除用于维持日常工作运转外,已无力在事业发展上有较大的资金投入。急性职业中毒现场处置,急救包、防护服、快速检测设备均缺乏,无法对急性职业中毒现场进行施救和提供最快的病因判断。
职业病防治是重大的公共服务问题,其严峻的防治形势我们绝不敢掉以轻心,在此我们强烈呼吁:各级政府、各级职能管理部门应该高度重视职业病防治工作,增加财政投入、给职业病防治服务机构添制一定的仪器设备,协调部门管理,并且加强舆论宣引导企业、号召社会各界都来关注这一重大的社会问题,确保传两型社会又好又快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