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工党湖南省委员会>履职建言>社情民意

省政协会书面发言:加强医德医风建设 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文章来源: 作者: 时间:2012-02-13 16:09:45

高尚的医德和良好的医疗作风,是提高医疗质量、防范医疗纠纷、构建医患和谐关系的重要保障。随着市场经济被引入卫生领域以及卫生事业体制改革的深入,医德医风的问题愈来愈为全社会所关注。如何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改善行业作风,化解医患矛盾,促进医患关系和谐,是摆在医疗机构管理者面前的重大课题和挑战。为此,农工党省委课题组就我省目前医德医风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产生原因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并针对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

 

一、湖南省医德医风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

近年来,通过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医疗服务水平,不论是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还是一线医务工作者,大多能够自觉遵守社会主义医德原则和规范,医院的整体医疗服务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供了有力保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领导重视,责任落实,狠抓医德医风建设;二是监督有方,机制完善,保障医德医风建设;三是关爱病人,尊重患者,促进医患关系和谐。

虽然医患关系和医德医风状况有很大好转,但整体情况仍不容乐观。因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滞后,并受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等影响,诸如政治学习放松、服务观念淡薄、工作作风粗疏、拒腐意识模糊、趋利现象严重等不良行为,还存在于少数医务工作者身上,从而形成医患之间的信任危机,产生医患纠纷,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医患矛盾已经成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不协调音。

产生医德医风问题,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市场经济的外因。改革开放以后,部分医务工作者心理不平衡以致在物质诱惑面前把持不住自己;医学高新技术和设备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治,从而淡化了医患之间的思想交流,忽视了医生与患者情感交流;患者对医生、医学及医院期望值过高,部分患者认为自己到医院花钱治疗就应该得到理想的效果,否则医院就该承担责任。

2、医务人员的内因。由于受商品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致使医患关系变成了商品交换关系,部分医务人员学习上不求上进、工作上敷衍了事、业务上不求精湛等,同时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侵蚀,部分医务人员放松了对自己的严格要求,随波逐流,导致人生观、价值观的错位。

3、医院管理的主因。个别医院的医德医风建设管理流于形式,讲得多,但在实施、管理、监督、奖惩上不严格,仅是走过场;在医疗卫生推向市场后,部分医院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把经济收入列入各科室和个人绩效考核的主要(唯一)指标;某些医院特别是私立医院,利用各种虚假病例、疗效广告,误导消费者,严重败坏了医院及医务人员形象。

4、体制机制的诱因。一是体制的弊端。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被引入卫生领域,医院或医疗卫生人员在行为选择上要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兼顾的确困难重重;另一方面,由于医药体制积弊严重,一定程度上造成医药企业间的无序竞争,医药回扣或药价虚高已经成为一种顽症。二是相关法律建设的滞后。现行法律规定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因此,医疗机构为避免误诊、漏诊,不得不采取多做检查,降低医疗责任风险,从而增加了患者医疗支出,引起患者对医院过度医疗的质疑。

 

二、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建议

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可以采取政府给力、部门举力、社会助力原则,共同促进医德医风建设。

1、加强医院内部管理,夯实医德医风主体基础

一是强化医院社会责任。加强医德医风建设,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医院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要确立关爱生命、病人至上的核心价值观,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医疗理念,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建立以患者需求为主导,以医疗、保健、康复、预防为基础的、与现代医学模式相适应的新的医疗服务模式。

二是加强医院内部管理。医德医风建设必须纳入各级医院的党政部门重要议事日程,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主管配合、医务人员积极参与的格局。要充分发挥院科两级领导的带头作用,采取分级负责、一级抓一级、要害部门重点抓的办法。要加强医德医风量化管理和定性考评,建立医德医风形象与个人绩效评价机制,把患者满意度作为对医务人员的一项重要考评指标。

三是提高医务人员素质。医务人员自身素质高低是决定医德医风的决定性因素。加必须坚法律法规、思想道德、业务水平、政治素质等方面多管齐下来进行培养,同时广泛开展如果我是一个患者等类似话题的大讨论,让医务人员特别是年轻一代从中得到教育和启发,使弘扬医德医风成为广大医务人员的自觉行动。

2、加大卫生体制改革,助推医患关系和谐发展

一是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医德医风建设加快推进需要与之相适应的体制做保障。首先,要把更多的政府财力投入到医疗、预防、保健等公益性医疗卫生事业领域,并有针对性地向基层农村和社区医疗卫生倾斜,适当提高一线医务人员待遇;其次,建议卫生行政管理等相关部门成立专门的医院监管机构,强化监管职能,确保公平公正;再者,建立提高医技水平和服务质量与之相适应的长效机制。

二是完善药品集中采购制度。药品集中采购对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突出表现在基本药物集中招标采购不规范,药品价格虚高问题没有得到有效合理解决。所以监察机关和纠风办、卫生、工商、价格、财政等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监督,及时对违反行为进行查处。同时改革完善医药集中采购制度,真正让放心药、平价药惠及患者。

三是建立医疗风险分担机制。首先,建议借鉴交通事故的处理办法,推行强制医疗责任保险制度,把医疗责任保险与医患纠纷调处有机结合起来,用保险化解医患矛盾;其次,建议设立医疗损害赔偿基金。基金由政府投入、社会捐赠、医疗机构支付、医务人员个人缴纳四部分组成。通过赔偿基金的管理和使用,促使医院和医生加强自律,有效化解医院的行业风险和医生的职业风险,完善医疗保障制度。

3、完善外部环境管理,保障医卫行业健康发展

一是普及全民医学知识。国民素质特别是全民医学知识是促进医德医风建设和改善医患关系和谐的基石。首先,要开展医患关系诚信教育;其次,要采取多种形式和途径向国民宣传医学基本知识,了解医学的探索性和局限性、风险性,正确看待疾病的转归。同时要开展医疗纠纷维权教育,引导医患双方依法依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二是创新纠纷调处机制。建议各级政府积极探索建立解决医患纠纷的长效机制,把患者的维权行动引入法制轨道。湘潭县针对近年医患纠纷逐年上升、赔偿金额逐年提高、医闹事件逐年增多等现象,于201010月起成立了由县政府牵头,综治、宣传、卫生、公安、司法等多部门组成的医患纠纷调处中心,对合理合法、公平快速调处全县医疗纠纷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值得借鉴。

三是打击非法维护合法。医德医风建设固然是医卫行业内部的中心主题,但是不可回避体制、机制、社会等各种因素的制约。为了建立互动的医德医风机制、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首先,要加大打击医闹医托力度。特别对公然侮辱、威胁、恐吓、殴打医护人员和挠乱医疗正常秩序的医闹 医托行为的单位和个人要从严查处,为广大人民群众营造良好的医疗环境;其次,要合法管理、有效规范新闻媒体报道。特别是对医疗纠纷新闻的非法操纵或刻意炒作应从严查处;再者,依法有效运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的医疗损害责任有关条款,保障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患者的合法权益。

精彩专题
  • 农工党湘潭市一医院支部组织开展“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观影活动

  • 农工党郴州市桂阳活动组赴邓华故居开展“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活动

  • 最新推荐
    热点排行

    版权所有:中国农工民主党湖南省委员会
    地址:长沙市岳麓区潇湘中路70号 邮编:410007 联系电话:0731—88880686
    湘ICP备050194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