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提案:关于加强我省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建议
文章来源: 作者: 时间:2012-02-13 16:00:31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事关富民强省战略的顺利实施,事关广大毕业生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事关社会的和谐稳定。近年来,我省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仍然面临不少问题:
一、我省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转型升级速度较慢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
目前湖南的产业结构基本还是以劳动密集型、低加工、低附加值的传统轻型制造业为主,大量企业还处于产业链最低端——加工制造环节上。企业用工需求的对象主要是低技能普通廉价劳动力,而对知识型人才的需求却相对有限。产业结构不合理,造成企业的用工、薪酬待遇等方面有相当大的局限性,这不仅使企业难以获得更好效益,难以抵御风险,更是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二、社会就业环境相对不公平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
我国正在建立一个相对公平的就业环境,如公务员凡进必考,国有企、事业单位招聘必须面向社会公开、公平、公正择优录取。但靠关系就业,灰色就业等现象仍然存在,特别是一些事业单位,垄断企业,效益好的国有企业,这一现象还相当严重,诸如户籍因素等等,这给一部分没有优质资源的大学毕业生,造成了负面影响,也是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大学生和企业对促进就业创业政策缺乏了解,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
近年来,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政策。各级地方政府也都结合当地情况对中央的政策有所拓展,导致不同地方的政策都不尽相同。政策的多样性和分散性,导致了大学生对政策不甚明了。据调查,有60%的学生对各级政府出台的就业促进政策都不太了解,甚至有6.3%的学生一点都不了解。为了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促进就业的政策中明确规定了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市场准入、资金、税费、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支持。但这些优惠政策分散在工商、税务、人力资源等多个部门,且大多还停留在政策层面,使得许多优惠政策还难以落实到位,极大地影响了学生自主创业的意愿。同样一些促进企业招收高校毕业生的优惠政策,也由于缺乏具体的实施办法,难以落实到企业,对企业招用大学生的推动作用尚未体现。
四、教育结构失衡影响大学生就业创业
目前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各高校的重视,但离社会需求还是有很大的差距。所以高校教育的重点要能够更加体现目前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需求,要根据我省产业政策的发展规划和经济转型升级的要求,加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才工作面临的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分析现有人才资源中存在的问题,充分考虑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队伍建设的影响,增强人才需求规划编制的预见性和前瞻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大学生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用人需求更有效地实现对接。
为此,我们建议:
一、政府要进一步改善就业创业环境。一要为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法律保障。当前,在大学生就业与创业过程中,其权益受到侵犯的事件屡有发生,所引起的法律问题越来越被社会广泛关注。建议制定和完善有效的就业和创业法规。二要加强大学生就业创业政策和措施的宣传贯彻力度。三要组建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四要加大对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支持力度。包括加大自主创业宣传力度;整合现有资源,搭建专门的指导和服务平台,建设大学生创业基地;出台专门的高校创业培训计划,并为高校创业培训提供资金支持;为大学生创业融资提供有力支持等。
二、高校要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一是调整高校专业和课程设置,增加教学内容对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学校应该结合社会需求及时优化学科专业结构,适时增设新专业,积极发展交叉学科、边缘学科专业,大力发展优势专业。随着新知识、新技术的大量涌现推陈出新,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二是在高校全面开展就业教育和职业指导。1、就业教育早期化、职业指导经常化。2、教育手段多元化。就业指导教育不仅仅局限在课堂,还可以利用网络、讲座、咨询、就业报告等方式开设就业指导教育。3、主动为学生提供各种实践的机会。可以通过组织社会活动、校内兼职以及联系校外实习和兼职的方式帮助学生提早体验就业情境,锻炼各种就业能力。三是高校要不断强化创业教育。如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创业理论、创业案例进行教学。其次是建立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资金融通体系,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资金支持。第三要建立校企联合创业教育的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实战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