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提案:加大支持力度,把武冈建设成为湘西南中心城市
文章来源: 作者:admin 时间:2012-07-02 11:39:00
湘西南地区是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区域,要加快湘西南区域发展,必须通过培育中心城市增长极,以带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我们认为,武冈是湘西南地区中心城市的不二首选,应加大各方面的支持力度把武冈市建设成为湘西南地区的中心城市,从而带动湘西南地区的发展。
一、武冈具有作为湘西南地区中心城市的条件
武冈市具有2200多年的建城史,历来都是兵家必争的军事重镇和政治、经济、文化、交通、贸易中心,享有“三省通衢”、“黔巫要地”的美誉。1986年,原省委副书记、省长熊清泉就明确指出要把武冈逐步建成为邵阳西南五县的经济中心;1994年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小城镇的决定》指出,“重点发展长株潭、洞庭湖、湘南、湘中、湘西等五个区域城镇群组,湘中区域城镇群组包括娄底、邵阳、冷水江、武冈四个城镇群”;2007年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的《湘西地区城镇规划体系》明确把武冈定位为湘西地区次中心城市。
事实上,武冈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地位和作用已逐步凸显。在城市建设方面,近年来,武冈按照“历史文化名城、生态旅游城市、商贸流通城市”的定位,坚持扩容提质并举,加快新城建设、强化旧城保护,城区面积成倍扩张,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规模、城市人口、城镇化水平跃居湘西南地区前列,连续多年成功入选“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并入围“中国城市创新奖”提名。在区位交通方面,武冈以高速公路、铁路、机场为主骨架的交通格局即将凸现,武冈在湘西南地区的交通枢纽地位和区位优势逐渐明显。在产业发展方面,武冈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全国茶叶基地,省瘦肉型猪基地、省烤烟基地、省辣椒基地。优质稻、生猪、铜鹅、脐橙、药材等特色农业已初具规模,特别是卤菜产业发展迅速,2008年被评为“中国卤菜之都”。在商贸流通方面,武冈的水果批发、农产品批发、建材批发、电器批发、摩托车批发、医药批发等,已经辐射到湘西南地区周边县区以及广西、贵州等周边省份。在社会事业方面,武冈拥有两所省级示范性高中和湘西南的最大民办学校;职业教育首屈一指,其中职业中专是全国重点职业学校、技工学校是全国示范性职业学校、武冈师范是全省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基地;武冈人民医院等医疗机构在湘西南、桂北、黔东南、铜仁等地区都颇具影响,每年吸引外地6000名患者慕名前来就医。
二、支持武冈建设成为湘西南中心城市的建议
1.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自2004年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湘西地区开发的决定》文件以来,武冈仅仅享受到了产业项目和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贴息贷款等为数不多的优惠政策,与同为湘西地区次中心城市的吉首所享受的扶持政策相比,不可同日而语,导致了武冈乃至湘西南地区与湘西其他地区的发展差距越拉越大。因此,应把武冈作为湘西南地区的经济、文化、教育、卫生、商贸中心予以支持,在财税、用地、信贷等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扩大审批权限,简化审批程序,实现计划、项目、用地等由县(市)直报省。
2.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
支持武冈机场尽快开工建设,力争在“十二五”期间投入使用。支持张常桂铁路、靖永郴铁路早日立项开工,支持修建武冈火车站。支持在“十二五”初期开工建设银北高速公路(新化—隆回—武冈段)、武冈—城步—绥宁—靖州高速公路、武冈—新宁—永州高速公路等重点交通项目,并在路线选址方面最大限度考虑武冈市和湘西南地区经济发展。加快国省干线公路提质改造,构建湘西南地区立体、高效、快捷的现代交通网络。
3.加大绿色产业基地建设的支持力度
为了发挥武冈的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必须大力发展武冈的食品、药材、水果等绿色产业。建议支持武冈建立省级绿色产业园区,重点支持一批相关的重大项目建设。
4.支持武冈建设湘西南绿色生态旅游城市
武冈市作为少数保留了古城的历史文化名城,其古城区的保护性开发意义很大。加上云山、黄埔分校等自然和人文景观,形成一个极具潜力的绿色生态旅游胜地。建议加大对武冈古城和云山景区建设的支持力度,将武冈作为湘西南“大崀山”旅游经济圈的重要之组成部分和游客中转集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