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工党湖南省委员会>履职建言>社情民意

严把“三关”, 克服调研“假、大、空”

文章来源: 作者: 时间:2012-10-11 08:46:00
 

岳阳市政协副主席,农工党岳阳市委主委李为,农工党党员赵军反映:调查研究,是国家和社会实现自我净化、自我革新、自我完善的一个重要环节,可在现实中,在少数地方、部门、领域,“调查研究”染上了一些“病症”,有的还渐成“顽疾”。这不仅严重影响决策的科学性,妨碍党的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也损害了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的形象。具体表现在:

一、“假”。一是许多领导干部调查研究是假,游山玩水是真;深入基层是假,作秀、“博眼球”是真;解决问题是假,办公事谋私利是真。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借调查研究之名行游山玩水之实,把调研变成干部职工的福利待遇。二是某些地方上的干部职工为了给调研领导留下好的印象,花大力气做面子工程,使调研成了政绩展览。另外,为了能够展示良好的调研成果,一些干部职工专门选择明星企业作为调研的定点单位,不仅调研起不到应有的效果,还给这些明星企业造成一定成程度的困扰。结果,调研基本上成了“精品游”、“报喜会”和“盆景展”。

 二、“大”。当前,很多调研活动都停留在表面,有的是不敢直面矛盾,不敢深究问题;有的是怕伤和气,得罪人,担心惹祸上身;有的是不愿出力,敷衍塞责。因此调研结果“清一色”的歌功颂德,互吹互擂,对问题轻描淡写、点到为止,形成了调研中的“浮夸风”。

三、 “空”。部分领导干部对调研认识不深刻,只会“纸上谈兵”,具体表现在:一是只调不研。调研停留于点上情况、表面现象,简单做结论、匆忙下指示;二是研而不实。满足于上互联网搜、到图书馆翻、请基层单位报、联合高校院所做课题等,脱离现实脱离群众,华而不实;三是不重视运用。一些干部职工调研出成果来热衷于请导批示或刊物发表,对调研成果的运用和效果却不够重视,建议还是停留在纸面,对实际工作推动不大。最后导致调查多、研究少,情况多、分析少;问题不改,矛盾依旧。

针对以上调研“顽疾”,我们建议在调研中要严把“三关”:

 一、严把思想关。克服调研中的“假”,就需有关部门给调研“正名”,给调研下“铁定义”并使其“硬执行”。就需调研的干部职工提高党性修养和自身素养,认识到肩负的使命,切实履职尽责,做到“在其位谋其政”,廉洁奉公,对国家和人民负责。作为被调查人员也要对自己的言论负责,你们的每一句话都是政策制定的微小环节,都决定整件事情的成败,不能因为你们的不负责任,而导致社会环境错失净化与完善的机会。    

二、严把监督关。当太多人为因素不可操控时,严格地监管使其自律。一是对经费使用明细进行审核,发现疑点及时求证。二是鼓励第三方的介入,以期使双方制衡,得到最真实的数据。三是跟进对调研对象的回访,多方求证。四是调研经费要在相关部门对调研质量评估之后再予拨付,真正使调研经费花有所值。五是实行责任追究制,对调研活动没有出成果,或者随意应付的责任人要追究责任。 

 三、严把运用关。理论来自实践,只有回归实践接受实践的检验才有其存在的意义。在调研中发现的问题要千方百计予以解决;调研中挖掘出的好方法、好经验要不遗余力加以推广;上交的调查报告经过审核制定成政策后,要在问题高发区或重点区设立试点,在此过程中不断地对政策进行修正、完善,然后推行。让调研真正做到“调”有所值、“研”有所得。   

精彩专题
  • 农工党湘潭市一医院支部组织开展“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观影活动

  • 农工党郴州市桂阳活动组赴邓华故居开展“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活动

  • 最新推荐
    热点排行

    版权所有:中国农工民主党湖南省委员会
    地址:长沙市岳麓区潇湘中路70号 邮编:410007 联系电话:0731—88880686
    湘ICP备050194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