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工党湖南省委员会>履职建言>社情民意

利用新兴媒体增强统一战线在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凝聚力

文章来源:参政议政处 作者: 时间:2013-01-08 10:29:00
 

农工党员许爱清反映:以互联网、手机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在快速呈现舆情,积极疏导不良情绪,加强舆论引导方面作用突出。党和国家意识形态主管部门要求国内各媒体组织积极占领互联网舆论阵地。统战成员应积极利用新兴媒体组织,发挥新兴媒体的长处,推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影响力、整合力和号召力,为社会意识形态安全发挥建设性作用。

一、借助新兴媒体的信息传播增强意识形态的整合力

意识形态具有自组织性,在经济基础的外在决定因素影响下具有自我选择、自我构造、自我演化的功能。也就是说,“意识形态是人类自我意识内在逻辑展开的过程,它本身有其自身发展的逻辑张力、认识机制和价值取向”。既然意识形态具有自组织性,统战各方人员应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下,积极利用新兴媒体传播个性化的信息同时,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一元指导思想的灵魂,实现了意识形态整合与多样共存的辩证关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旗帜和向导,从而树立党和人民达到团结统一的思想政治基础,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增强统战成员对继续深化改革、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识和信心。

二、反击敌对势力意识形态渗透

随着网络媒体传播技术和手段的不断更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相继加强了网络外交,以使其发展成为推进“民主”、“人权”和西方价值观的强大的“外交新工具”。一方面,美国全方位打造对华价值传输网络平台;另一方面,美国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对华进行舆论攻击,在客观中立的面具下做倾向性的负面报道,以各种手段支持境外反华势力对中国开展网络舆论攻击,散布谣言或挑拨网民矛盾,试图通过网络平台将传统的“中国威胁论”上升到20版本。

在虚拟的网络空间,谁能决定网络权力的分配,谁就能操纵舆论导向。新兴媒体组织要积极利用新兴媒体及时传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反击敌对意识形态的渗透,制作适合新兴媒体传播的影视信息内容,充分提高影视信息内容传播的效能,加强对新兴媒体信息传播平台的监管,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过滤不良信息与言论。同时提高统战成员的媒介素养,提高认知、解读、评判、接受和利用传媒信息能力,增强信息鉴别力,使民众明辨信息真假,看清事实是非。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指导,引导统一战线广大成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国家观、 民族观、 政党观、 人权观、 民主观、 文化观、 宗教观,在一系列重大的政治理论和思想认识上实现求大同存小异,为党的基本路线、 基本纲领和各项方针政策与重大决定的贯彻落实,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整合各类媒体,实现信息传播的协同效应

大众传媒系统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系统,长期以来主要由报纸、广播、电视构成三大传统媒体,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的发展与普及对原有的传媒生态产生了强烈的影响,大众传媒系统进入了一个新的动态平衡过程。由于新兴媒体的草根性,而传统媒体离普通民众较远,受众对新兴媒体的信任度较高,依靠传统媒体进行意识形态安全维护的方式受到挑战。但在维护社会意识形态中,不能忽视传统媒体仍具有强大的信息传播效果和作用,应当使两者相得益彰、相互配合,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作为意识形态主管部门应当注意从宏观角度协调两者的配合,达到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信息传播的协同效应。使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实现信息传播的联动,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统战工作中的传播力,为统战意识形态安全筑起强有力的防火墙。

精彩专题
  • 农工党湘潭市一医院支部组织开展“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观影活动

  • 农工党郴州市桂阳活动组赴邓华故居开展“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活动

  • 最新推荐
    热点排行

    版权所有:中国农工民主党湖南省委员会
    地址:长沙市岳麓区潇湘中路70号 邮编:410007 联系电话:0731—88880686
    湘ICP备050194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