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关注小微企业发展,建立和谐金融生态环境
文章来源:参政议政处 作者: 时间:2013-01-08 10:23:00农工党益阳市委裴钢徽反映:小微企业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当前,中国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已经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小微企业的突出特征在于:第一,设立门槛低。小微企业注册资金需求量小。第二,经营管理集权化。小微企业基本上都是所有者与经营者合二为一的,很多国家的小微企业体现为家族式企业,一些民营小微企业靠血缘、亲缘、地缘关系维持企业运行,缺乏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民主决策机制,管理方式落后,没有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第三,信息透明度差。小微企业的经营状况相对于资金提供者具有更大的不透明性,出于成本费用考虑,小微企业的财务信息披露相对较低。第四,小微企业的经营风险大。小微企业产品品种单一,技术水平低,易受市场环境的影响。第五,小微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弱。小微企业规模小,知名度不高。可用于抵押担保的资产少。倒闭和破产的风险比较大。鉴于这些原因,银行为微小企业提供贷款并不热心。截至2011年底,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小企业贷款余额与个人经营性贷款余额之和)15万亿元,其中,小企业贷款10.8万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27.3%。由此可见,当前银行机构为小微企业提供的贷款规模占总贷款规模的比例还是比较小的。
就银行体系的信贷政策而言,难以为小微企业提供\"及时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不能只是增加流动性,而需要从“提高”融资供给能力和“降低”融资需求从而缩小“融资缺口”出发。为此,建议:
首先,要通过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抑制通胀水平并以此减缓中小企业的融资压力。高通胀是当前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加剧的直接原因和主要原因之一。所以,要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不仅不能放松货币政策,反而应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其次,要通过实施结构性金融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一是加强银监会监管措施与央行货币政策的协调性,试点对小微型企业贷款实施差别化的存贷比政策。二是根据小企业业务比例、对小企业融资的金融创新能力、风险控制能力和盈利能力等指标,选择优势中小银行试点差别化的利率政策。三是通过对中小企业实施“分类管理”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四是不断提高银监会已实施的结构性政策的有效性,如关于“优先支持其发行专项用于小企业贷款的金融债”,关于“适当提高小企业不良贷款比率容忍度”的政策。
第三,通过制定优惠的财政、税收政策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财税扶持力度。短期内给予中小企业税收优惠可以减小中小企业财务成本,增强其内部积累能力,是惠及面广、见效较快的缓解中小企业困难的措施。同时,可以通过加大财政扶持力度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如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帮助中小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和产品结构调整,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第四,通过进一步拓宽中小企业的“股权融资”渠道以弥补“债权融资”的缺口。准确地讲,中小企业特别是部分具有核心技术、独特商业模式的创新型中小企业目前遇到的是“贷款难”而不是“融资难”。所以,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要分类对待,分类解决。
第五,通过规范信贷市场特别是民间借贷市场,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包括加大对部分大企业通过“转贷”形式、委托贷款形式对信贷资源的“再分配”行为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