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省两会集体提案〕关于加快发展我省高技术服务业的建议
文章来源:参政议政处 作者:农工党湖南省委会 时间:2013-03-05 09:38:00高技术服务业是以当代电子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检测技术和设计技术为主要手段服务于人类的经济、科技、文化、社会活动和日常生活的服务型产业,与一般的服务业相比,高技术服务业具有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创新性强、发展潜力大、辐射带动作用突出等特点。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对于扩大内需、吸纳就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均具有重要意义。我省在推进“四化两型”建设中,十分重视高技术服务业的发展。2010年长株潭和郴州被批准为‘国家高技术服务产业基地’后,高技术服务业在我省发展速度增快、规模增大,但与四化两型建设的需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1、高技术服务业的总体实力较弱。
与沿海诸省市比较,我省高技术服务业的总体实力较弱。一是总量较小。二是规模以上企业数量不足,尤其是辐射力和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很少。三是结构不完善,在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八大领域中,我省在知识产权、检测检验、科技成果转化和电子商务领域的高技术服务业发展远远落后于沿海诸省市,有的甚至处于空缺状态。
2、对高技术服务的市场需求不足。
随着我省“四化两型”建设的开展,大中型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对于高技术服务的需求增加,但不少大企业的高技术服务需求往往靠自身的力量解决,而大多数中小企业缺乏不断创新前进的意识,总体上对高技术服务的需求不旺。此外,各级地方政府的咨询、调查、软件设计等业务也很少采取国际上通行的服务外包,而是通过事业单位或下属机构完成。
3、高技术服务业人才较为缺乏。
高技术服务业在服务范围、功能、手段、经营方式上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很高,目前我省高技术服务人才不足,特别是具有较高知识和技术水平的高端人才十分缺乏,制约了高技术服务业的发展。
4、统计口径不统一,难以准确把握高技术服务业的全貌。
目前我省各地区对高技术服务业的界定和范畴理解不一,加上统计部门缺乏相应的统计专项,各地各部门的相关统计数据大量存在错报、重报和漏报现象,从这些统计数据很难准确了解和把握高技术服务业的全貌,无助于政府对高技术服务业的指导、协调和管理。
为此,特提出如下建议:
1、加速规划布局
建议政府尽快制定我省高技术服务业的“十二·五”或者十年发展规划,对全省的高技术服务业发展进行布局。在重点抓好长株潭和郴州两个国家高技术服务业产业基地的前提下,通过长株潭的重点发展带动“3+5”大城市群进而带动怀化、邵阳、自治州和张家界;通过郴州的重点发展带动永州,逐步形成全省有条件的地区按各自的条件和需求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的格局。
针对我省高技术服务业的现状和在规模、结构与带动作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建议继续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服务、数字内容服务、生物技术服务和研发设计服务。
2、培育市场需求
鼓励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在进行重大事项调研决策和建设软件系统时,尽量遴选合格的本土高技术服务企业,将部分或全部工作外包给该企业,以支持优秀企业生存发展。
对于食品安全、节能减排和防治污染等关系全社会利益的问题,政府可以依法要求企事业单位寻求相关的高技术服务企业进行咨询、设计、检测、监测、提供解决方案等方面的服务。
3、优化政策环境
建议省委、省政府尽快出台促进我市高技术服务业加快发展的规范性文件,制定相关的扶持和鼓励政策。除了应将具备资历的高技术服务企业尽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享受国家对高新技术企业的优惠政策外,还要在投资核准、土地使用、财税政策等方面加大对高技术服务业的支持力度。对于与“四化两型”建设攸关的高技术服务业项目,建议政府通过安排引导资金、提供贴息和补助等方式给予重点扶持。
4、健全统计体系
建立科学、统一的高技术服务业的统计体系是高技术服务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建议政府组织统计、发改、经信、财政、商贸、文化、科技等相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高技术服务业的统计制度,具体包括统计对象的管理、统计口径的统一、统计指标的规范和统计信息的监督等方面。同时要研究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以利协调、管理和指导。
5、加强人才保障
建立引进吸纳和自我培养相结合的人才保障机制。完善高技术服务业人才引进政策,包括设立高技术服务业人才发展资金、对高端人才提供住房、家属安排、科研经费等方面的优惠、对有突出贡献的高技术服务业人才予以重奖等等。同时,选拔有潜力的中青年人才赴国内外大型高技术服务业集团进修或赴高等学府深造。另外,鼓励本土高等学校加大培养高技术服务业人才的力度,特别是要大力培养工业设计、工程设计、电子商务、动漫游戏、影视编导和软件编程等方面的人才。有关部门或企业可依托全省高校的服务业外包教学培训基地,加强对高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的在职培训和资质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