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省两会集体提案〕关于进一步推进我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建议
文章来源:参政议政处 作者:农工党湖南省委 时间:2013-03-05 09:35:00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是扩内需、调结构、发展农村经济的加速器,是改造传统农业、实现农业农村的现代化、使传统农业经济向信息经济过渡有效途径。近年来,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我省农村电子商务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1、农民对电子商务缺乏了解和信任
我省不少企业老板和多数民众不知道电子商务是什么,不知道怎么使用电子商务,或者认为网络购物都是假的。特别是在一些中小城市和广大农村,经济基础差和底子薄,而且农村教育相对落后,传统思想的根深蒂固,使农户对电子商务缺乏足够的信心,对网络经济的作用认识不足,人们对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缺乏基本的了解,使电子商务难以得到应用推广。
2、企业信息化程度不高,缺乏专业的电子商务技术人才
湖南主要农产品批发贸易市场的信息化运用不全面,市场经营户对电子商务的应用意识淡薄,湖南虽然许多大宗、特色农产品全国知名,但在大宗农产品电子交易市场建设方面未有建树。湖南地区建设的涉农网站以市场流通交易服务的网站几乎没有,缺乏对主要农产品的生产、销售、贮存、加工的动态分析、监测和预警预报等。我省从事电子商务的服务企业较少,人才缺乏,农村电子商务应用更严重缺乏技术人才。
3、网络分布不均,电子商务基础设施薄弱
2011年分省网民规模及增速分析数据中,我国互联网普及率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的省市共有10个,我省排在其中,特别是在农村范围。我省除大中城市外,中小城市和农村的网络通信设施的现状及在网络技术、网络信息内容、资费水平、通讯速度、安全和保障条件等方面都难以适应电子商务高速发展的要求。
4、电子商务交易欠安全,管理存在隐患
现有的信息系统绝大多数缺少安全管理员,缺少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的技术规范,缺少定期的安全测试和安全审计。在开放的网络上处理交易,由于电子线路的可窃听性、电子信息的可复制性以及互联网软、硬件存在的一些缺陷,致使网上欺骗、网上盗窃等非法现象时有发生,加之人们的安全防范意识还比较淡薄,如何保证传输数据的安全,成为电子商务能否普及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5、物流配送环节不完善,服务质量低
物流配送是完成电子商务完整交易过程的重要环节,是实现整个交易过程的最终保证。我省物流配送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配送质量低、配送时间不固定、配送网点覆盖面不广、物流配送成本高、物流配送相关法规及配送中心体制不健全等物流问题,对电子商务的限制作用越来越大。
为此,特提出如下建议:
1、消除限制,推动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
加强网络建设,推行实惠网络政策,使低收入家庭也有使用因特网的机会。制定农村网络基础设施服务计划,推动农村和边远地区的因特网发展。积极利用“国家农村移动电子商务试点示范项目”,落实好为农民特定的面向农村市场的手机—嵌入式软件定制手机的发放工作,建立定点培训,教会农民使用方法。
2、积极组织农业企业开展网络电子商务营销活动
建议由政府牵头积极在全省范围内开展 “特色湖南网上农博会”的活动,更好的帮助湖南农业企业推广产品品牌,拓展网上营销渠道,针对淘宝网的“特色湖南专区”要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企业免费入驻计划,旨在帮助更多的农业企业开展网络电子商务营销,打响湖南品牌特色。
3、建立符合需求的现代物流机制,推动电子商务发展
加快构建现代物流网络体系,深入农村和偏远地区,加大力度建立起省、市、县一体化运营服务体系,支持一点接入、全网运作、利益共享的业务发展模式,简化物流环节,克服条块分割现象,提高物流效率。
4、依托学校进行校企合作,大力培养专业电子商务技术人才
我省大部分高校都开设有电子商务专业,建议结合我省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状况,尽快规范专业人才的培养计划、明确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政府应依托院校为广大企业和消费者推广和普及电子商务知识,让企业充分了解应用电子商务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鼓励企业转变经营管理思想,加快培养电子商务人才,推动电子商务的顺利发展。
5、借助中介网站,助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农业电子商务正向中介组织、龙头企业、批发市场、种养大户、网上经纪人延伸,农产品电子商务中介机构的发展,使不能上网、不会上网的农民可以通过一定的途径收集与发布信息,而无需购买个人电脑和具备很强计算机操作基础,便捷实用。而这些新型中介可以从农村现有组织发展过来,如供销社、农技站等,并不需要完全新建,对于这些官办的农村电子商务,计划及审计部门应进行严格的绩效测评和监管,不能仅以能力建设的工程指标为标准,而应以项目应用后的最终经济社会效益为标准,要以市场风向为标准为农民提供切实的经济导向信息。
6、进一步规范湖南电子商务的发展
为规范电子商务的发展,建议健全保障电子商务发展的法规体系;制定电子商务的地方标准;建设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加强安全措施,打击违规行为,保证电子商务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