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工党湖南省委员会>履职建言>建言献策

[全国两会聚焦]省委副主委郭晋云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围绕“教育文化改革的热点问题”,与广大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文章来源:人民网 作者: 时间:2014-03-10 08:45:00


教育文化改革的热点问题

时间: 2014-03-09 14:30:00
地点: 人民网
简介: 2014年3月9日,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湖南省副主委,湖南师范大学数学研究所所长郭晋云教授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围绕“教育文化改革的热点问题”,与广大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访谈背景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进城务工人员不断增多,一些夫妻同时外出务工,把孩子留在家乡,出现了大量留守儿童。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心留守儿童,要求从民族未来、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高度认真做好留守儿童工作。由于留守儿童数量多,分布在广大农村,有的与父母长期分离,在亲情关怀、生活照顾、家庭教育和安全保护等方面还面临一些突出问题,今年两会期间,留守儿童问题受到广大代表委员关注,纷纷建言献策。

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关注人民网访谈节目。今天做客直播间的是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湖南省副主委郭晋云委员。 [14:20]


  • 郭晋云

    各位网友大家好,非常高兴到人民网做客。 [14:21]


  • 主持人

    郭委员您好,非常欢迎您到我们这里做客,今年参加两会,您都带来了什么提案呢? [14:21]

  • 郭晋云

    我带来的是关于希望政府比较直接的解决,就是关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这样的一个提案,还有关于春晚的提案,还有关于保障房的提案。 [14:21]

  • 主持人

    您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去提了一个关于留守儿童这样一个问题的提案呢? [14:23]

  • 郭晋云

    这个问题,我也是觉得,很长一段时间我很困惑的事情。我做政协委员之前,好象这个事情从来没有这样感觉有这样一个群体存在,但是上一届我做政协委员的时候,几次会上看到大家提出这个留守儿童的问题,而且一下子就是一个很大的数量。比如说2005年,已经是5800多万,2010年已经达到了6000多万,这个数字使我非常震惊,因为这个数字,你要想,一个留守儿童后面是一个家庭,一个家庭至少是三个人,算下来,涉及到上亿人。我觉得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我觉得很奇怪的是我们社会对这么一个很严重的问题,直到这么大一个数量以后,我们才开始感觉到需要去关注呢?我就开始对这个问题进行关注。 [14:24]

  • 郭晋云

    今年春节期间,我想到这个问题,就是春节之间发生了两件很悲惨的事情,就是农村家庭,因为夫妻关系,结果杀害了她,男的杀害了女的一家人或者几个人,我觉得这种情形是非常令人难以想象的,而他自己最后也自杀了。我觉得这个问题是为什么呢?这样的人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原因?我当时回想起我去年10月份看到公安大学李静梅做的一个访谈,就讲到一般的孩子在0-6岁之间,如果不能在父母身边生活,没有一个很好的亲情照顾,他心里会产生很大的原因,我就想,我应该对这个事情再进行一些考虑。所以我就开始考虑提这么一个提案。 [14:24]

  • 主持人

    您的建议是什么呢? [14:24]

  • 郭晋云

    我希望政府要有一些直接的行动,我们现在有很多社会的行动,也有一些在留守儿童所在地,提高他们教育水平这样一些行动。但是我觉得,政府应该采取的措施是,要让留守儿童和他们的父母能够团聚,这个团聚当然从我们现在的情况来讲,应该是怎么让他们到城里面来,当然这个事情可能是一个长期的事情,但是我觉得政府应该要考虑这个事情,应该采取一些行动,做一些事情,来解决这个问题。 [14:25]

  • 主持人

    您觉得是政府应该承担起这样一个责任,并且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14:25]

  • 郭晋云

    对,我觉得政府应该开始采取一些行动,开始动,不能老是停留在民间提议,停留在只是留守儿童解决他留守这个状态下的教育问题,应该考虑的是让他到城里,让他和父母亲在一起生活。 [14:26]

  • 主持人

    我觉得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应该没有那种立竿见影的方法,应该一步一步进行引导和干预,逐渐去解决这样一个问题。您能否介绍一下目前中国留守儿童的现状,有多少这样的儿童? [14:26]

  • 郭晋云

    据统计,现在的留守儿童的数量是6100万左右,联合国有个数字说,规模达到了近七千万,6900多万。具体数字,因为不同来源,好象不太一样。而且留守儿童,从2000年讲,这个追赶速度是很吓人的,2000年是1900多万,到2010年是六千多万,就翻了三倍多。从这个角度来讲,增长规模是非常令人震惊的。当然,最近几年,政府各方面也做了很多的事情。留守儿童这个数量的增加速度在减缓。而且还有一个令人欣喜的事情是,学龄留守儿童的数量增长的速度好象基本上已经没有明显的增长。但是同时令人很担忧的是,低幼留守儿童,0-5岁的,从2005年到2010年增长的幅度达到40%左右,虽然整体平稳,大龄的有所减少,但是,低龄的增加,这个就令人感觉到非常非常严重,这个问题好象并不是在减少,希望政府要动手了。 [14:27]

  • 主持人

    据您了解,这部分留守儿童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出来的问题,都有哪些呢? [14:29]

  • 郭晋云

    大家都知道留守儿童本身的教育状况、生存状况实际是很差的。但是从我来讲,我是做教育的,更希望从整体上来看,作为我们教育来讲,现在主要是学校教育。但实际上除了学校教育之外,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都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家庭教育,对形成一个人的人格,对一个人在社会上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甚至他的道德的形成都是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的。我想大家都希望生活在一个和谐、美满的人际关系之中,人之间的生态。但是,我们知道留守儿童从小因为没有和父母很亲密地在一起生活,没有像其他儿童一样,有能力而且很亲情地关怀他,关怀他的成长,父母在以后对他的道德影响就很弱。这是一方面。 [14:29]

  • 郭晋云

    另外一方面,我们的乡村和我们的城镇之间极大的差异,他的行为方式、他的生活方式都有很大的差异。留守儿童从乡村长大以后到了城市以后,他就有一个很大的心理冲击。很多人就会有一种很强烈的自卑感。这种自卑感,有些人能够克服过去,也许也能够比较正常的成长,但是有些人克服不过去也会形成一种人格上的问题,甚至也会慢慢造成一个社会问题。从这个角度来讲,你让留守儿童到城市里成长,因为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他们最终还是要到城里来,这对我们整个社会未来的幸福和和谐是会有很大的好处。 [14:30]

  • 主持人

    现在一下子把这些留守儿童都送到他们父母身边,这也不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我们解决这个问题应该从哪开始着手去做呢? [14:31]

  • 郭晋云

    我的建议就是从低龄的,从鼓励我们现在的农民工夫妻能够在城里生育,从这个角度来做起。当然不可能一下子所有的都解决。我更希望在劳动输出这样的地方,比较接近的地方,中等城市或者大城市开始。可能先有一个数量上的限制,逐渐地把它铺开,逐渐地做开了。 [14:31]

  • 主持人

    您建议这些农民工夫妻可以在人口输出大省的主要的一些城市去定居,逐步地过渡他们的生活? [14:33]

  • 郭晋云

    因为我自己当然也是有这样的体会。因为在年轻的时候,我们才从学校出来,自己也是很艰苦的,不可避免面临着生育的问题,当然我们那个时候,不管怎么说,因为我们在学校,那个时候也还是大锅饭体制,基本生活条件还是有。但是现在你说农民工子弟,他在外面打工,大家都知道有很多的问题,包括他们的性的问题,再往后面也就是他们的家庭问题。对于农民工的子弟他要出来打工,在他结婚以后,他要生育孩子绝对没有一点条件,如果我们社会不帮助她们,当然很简单的回家去生,回家去生,丢到家里,然后再到城里来,这对他来说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对我们城市也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我不用考虑教育各方面的问题,但是这个实际上对我们城市的长期,对我们的未来是有影响的。我就觉得,我们这些农民工的子弟,0-17岁的,过了十年以后他就是我们城市里的劳动力,我们城市里的劳动力,现在我们国家要进行经济转型,要提升我们的竞争力,包括我们现在提到的很多的职业教育的问题。都有一个你在哪教育。在农村教育和在城市教育有多大的区别呢?我想大家都知道。实际上农村里面的教育资源是很难达到城市里这个水平的,虽然说是国家可能想尽很多办法,我想大部分的人,虽然这是我们应该提倡到艰苦地方去工作,但是我想大部分人还是希望在比较舒适一点,比较轻松一点的地方工作。从城市来讲,从它的教育资源上来讲,从软件上,人、教师,他们有很优质的,从硬件上来讲,城市里的条件,实际上也是比农村好得多,不说别的,我们很多政府的大楼做得很好的。现在机关都在清理办公用房,清理出来已经闲置了不少,我觉得把这些东西就可以拿来作为硬件,建设我们城市里面的学校,让农民工进来。当然这个问题首先政府还是应该做一些调研,虽然我知道,从数字上可以看出一些问题,但是,具体这个情况到底什么样的,我还是希望政府做一个调研,做一个调研以后,制定一个比较长远的规划,我们就一步一步来,比如说我先一年解决几十万,或者再解决几百万,逐渐把这个问题解决掉。我觉得留守儿童这个事情不能长久地存在,我们可以在这一段时期,在一定数量下存在,这是可以的,但是不能这么长时期的大规模的存在。 [14:34]

  • 主持人

    刚才您提到这些留守儿童进入城市以后会有一段的适应期,如果这个适应期不能平稳度过,可能会对他今后的成长造成不好的影响。您觉得这一部分人,他们来到城市之后,我们城市、我们城市人应该为他们做些什么?能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呢? [14:35]

  • 郭晋云

    这恰恰和我们城市里面人的同样的环境,实际上还需要的是要他们有特殊的关怀,但是这个事情我觉得是一个很困难的事情。为什么?我们留守儿童到了城市里面,他到了城市,他读书,最直接的到学校去,最直接管他的人是学校老师。其他的人虽然说我们可以给他一些其他方面的支持,但是,这个都不是直接的。但是我们国家的教育的投入,这个问题,一直有很大的问题。我们国内的学校,学校的学生,很多学生都是超员的,一个班,小学,四五十个人,五六十个人,国外就是一二十个。你说要是一个老师管四五十个学生,他可能可以在学业上想一些措施,使得你能够保持一定的学习水平,知识结构水平,但是他没有办法关注学生的心理上的问题,没有办法能够更热情的姿态接纳某些学生。我觉得,在这个问题上,政府还是应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这次开会,看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是国家预算的时候有一点失望,因为今年对政府教育经费的执行情况没有达到我们国家的预算水平。 [14:37]

  • 主持人

    您今年提到的教育经费问题,您对这个财政部13年的教育经费的执行情况又是怎么看的呢? [14:37]

  • 郭晋云

    2012年国家教育经费占国家GDP的水平达到4%,这个是我们教育界很长时间,从90年代开始,我们就开始呼吁这个事情,去年达到了4%,我们感到非常欣慰,感到很振奋。但是今年,因为财政部的经费预算执行情况,只完成了95%,在完成情况里面是倒数第三位,而且增长率也比较低,只有2.7%。我就对我们国家今年能不能够达到4%感到忧虑。就像我刚才说的,我们农民工子女进了城,他要教育,就需要经费投入。为什么?现在师生比例太大,一个老师要照顾很多学生,我们现在学校就成为主要以传播知识为主,实际上大家现在都有很大的意见,就是我们道德水平的低下。一个老师要管那么多的人,他只能以完成某些目标管理,我完成这些目标就行,而完成的目标,能够说得出来的,能够看得见的就是成绩。但是,学生的修养、学生的道德水平,甚至学生的一些潜力的发挥,这些就全部可以忽略了。我就觉得,我们教育投入不足,不仅仅是影响教育的规模,实际上更深层次上来讲,影响到的是我们道德水平的提升。 [14:38]

  • 主持人

    您提出来这个建议是建议如何去做吗? [14:39]

  • 郭晋云

    这个我只是提出来请有关方面注意这个事情。因为那天正好财政部教育司的司长到我们小组去参加了讨论。我第二天把这个事情就提出来了。 [14:39]

  • 主持人

    我还看到,您对春晚也提出来了自己的看法,并且提出了以改革开放的精神去办春晚。这方面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 [14:39]

  • 郭晋云

    大家和我一样,这几年对春晚多多少少都有一些自己的看法,或者叫做吐槽。我就是感觉到,春晚现在确实不像春晚刚开始的时候那么具有改革开放的精神。我们春晚从历史上来讲是一个改革开放的结果或者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在文艺领域应该算是排头兵。因为我们很多的新的形式,像新的歌曲、嘻哈歌曲、港台歌曲都是从春晚开始在全国传播开来的。那个时候我们国家的电视水平很低,但是现在我们国家的电视水平很高了,有很多大家喜闻乐见的节目,比如像《快乐女声》、《非诚勿扰》等很多,但是一到春晚,大家看到节目反而是很拘束的就在某几个领域里面了,大家平时所喜好的,平时津津乐道的,到了这个时候都没有了,我觉得很遗憾。当然春晚本身有限制,它的时间、它的舞台,但是我觉得可以采取另一种方式,我们把春晚开放开来,当然最好能够有一个在统一规格下的开放,比如说中央台能够做出一个节目框架来,然后让各个卫视自己推自己相应的节目,让大家也有一点竞争,大家把平时做的好的这个时候都奉献给大家。这样的话,全国人民就能够得到更多更好的精神产品、精神大餐。春晚实际上从某种意义上讲现在也是我们国家过年的一种新的民俗,也是我们国家文化软实力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形式。但是你说按照现在这种方式,确实我觉得很失望,希望能够有所改变。 [14:40]

  • 主持人

    有待改革。您今年提的这些议案和我们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在这儿我也希望您的议案能够得到通过,并且尤其是有关留守儿童这方面的问题,希望通过您的议案,能为这些留守儿童带来更好的未来和明天。 [14:40]

  • 郭晋云

    我想这不仅是留守儿童的未来和明天,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未来和明天,大家都生活在这个地球上,都生活在这个祖国里面。只有大家都好了,每一个人才能更好。 [14:40]

  • 主持人

    谢谢您,再次感谢您做客人民网。 [14:40]

  • 郭晋云

    谢谢各位。 [14:40]

  • 主持人

    以上就是本期访谈节目的全部内容,感谢您的收看,再见! [14:41]

  • 访谈视频链接http://ft.people.com.cn/fangtanDetail.do?pid=302


  • 精彩专题
  • 农工党湘潭市一医院支部组织开展“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观影活动

  • 农工党郴州市桂阳活动组赴邓华故居开展“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活动

  • 最新推荐
    热点排行

    版权所有:中国农工民主党湖南省委员会
    地址:长沙市岳麓区潇湘中路70号 邮编:410007 联系电话:0731—88880686
    湘ICP备050194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