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工党湖南省委员会>履职建言>社情民意

湖南-王爱民-要重视和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

文章来源:参政议政处 作者: 时间:2014-04-02 11:12:00

农工党长沙市委王爱民反映:青少年时期是人的心理与生理成长发展并逐步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青少年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和性格的养成,一些精神疾病的发生,大多是在这个时期心理不健康造成的。帮助和引导青少年提高心理健康素质,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成长成才,不仅关系到家庭的和谐和社会的稳定,更关系到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

最近的全国性调查显示,我国中小学生和大学生分别有30%60%以上存在心理问题,或有心理困扰需要处理,而重点青少年群体(有不良行为、留守儿童、闲散青少年等)这个比例更是达到了80%!这些心理问题所带来的困扰和冲突,导致青少年问题层出不穷,有的青少年养成不良习惯和沾染不良嗜好,有的沉迷于网络游戏,有的走向吸毒、偷窃等违法犯罪之路,甚至发生自残、自杀等极端行为。因此,努力探索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路径、新载体,充分动员和利用社会各种力量为青少年提供心理健康服务,既势在必行,又迫在眉睫。

为准确把握我省青少年心理健康状态的基本情况,认真研究当前湖南省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存在的问题,并积极为党和政府相关决策建言献策,共青团湖南省委在省内专家学者的参与、协助下,开展了“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需求与服务利用”专题调研。从调研情况看,我省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具有平台较多、资源较丰富、形式多样等特征,但也存在公益性心理服务场所明显不足或利用率低、心理服务从业人员不够专业;心理健康服务资源整合不充分、心理健康服务内容比较单一等诸多问题。现针对现实问题,就加强和改进我省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1. 健全学校心理健康服务机制,服务普通青少年

    学校是开展青少年心理服务最理想的一个场所,但当前学校在心理专业师资配备、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开发、心理服务评估标准等方面问题突出,导致学校的心理课程、心理咨询室等流于形式。因此,建议教育部门在以下方面予以加强和改进:

    1、强化青少年心理健康从业人员的队伍建设。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必须大力加强机构从业人员的队伍建设。一是要形成长效的培训机制,这是保障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实效性的基础。培训的目标人群是学校专职心理健康教师、从事青少年工作的干部以及志愿者、家长和专业心理辅导与咨询人员。实施分层分类、阶段性推进,对培训实行严格考核,并发放相关证书,定期督导实际工作,以更好地促进相关人员的教育水平。二是教育行政部门要健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务(职称)评聘办法,制订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价标准,落实好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务(职称)评聘工作,逐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待遇,以确保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性、科学性和系统性。

    2、以学校为主要阵地,办好家长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99%的案例显示,问题孩子都是因为家长的不合适教育引导造成的,因此,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加强家庭的教育功能势在必行!目前很多中小学校都设有“家长学校”,但基本上流于形式,收效甚微。建议探索引入专业心理服务机构,制定符合目标人群特点的教育方案,为家长提供每学期不少于12个课时的亲子教育培训课程,使广大家长能科学系统地学习青少年心理健康、亲子教育方面的知识。

    3、由社会非营利性专业心理机构托管学校心理咨询室,引导学校心理服务向专业化方向发展。由于心理服务工作需要有很强的专业背景、需要尊重疏导对象个人隐私等特殊性,引入第三方的专业的心理服务机构,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促进学校心理服务的专业化发展。

    二、探索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路径、新载体,服务特殊青少年

    调查显示,农村留守儿童、闲散青少年、有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等重点青少年群体的心理问题发生率均远高于普通青少年,这说明对重点青少年群体的心理健康服务亟待加强。因此,我们建议从以下方面予以探索和努力:

    1、推进工读学校建设。工读学校是对有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青少年学生实施义务教育的一种特殊学校。工读学校学生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自责、过敏、恐怖、冲动等方面都高于普通中学生,有些方面还表现得特别突出。本次调研表明,工读学校提供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可以有效的解决工读生种种心理问题,从而达到矫正不良行为,预防违法犯罪的目的。因此,推进工读学校建设,加强现有工读学校提供心理健康服务能力显得尤为必要。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工读学校建设工作,2010年下发了《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湘发[2010]18)文件,明确要求“每个市州新建或改建一所青少年工读学校”。根据最近的摸排统计,我省有严重不良行为青少年10891人,他们亟需接受专门学校教育,而目前我省仅长沙、益阳建有2所工读学校,不能满足需要。因此,建议各级政府下大力气抓好工读学校建设,教育挽救有严重不良行为青少年,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

    2、探索建立心理危机援助机制,服务特殊青少年。为预防由心理原因引起的极端事件的发生,及时挽救各种形式的青少年自杀、自残行为,建议在条件成熟的地区,探索建立青少年心理危机应急援助机制。一是设立心理危机援助24小时热线组,由专业且有经验的心理老师值守热线,直接收集了解心理危机援助需求者信息,及时为问题青少年解除心理困惑;二是设立特殊人群心理干预组,对于弱势群体子女、社区司法矫正对象、留守儿童、闲散青少年等采取主动心理干预方式,密切关注他们的成长,及时给他们提供帮助,化解社会矛盾。

    三、动员和利用社会各种力量,服务广大青少年

    由政府主导,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心理服务机构的发展,对有较强公益性的心理服务机构,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大力推动专业社会组织的功能发展,充分利用和整合社会资源,为青少年及家长提供便捷、有效的心理健康服务。

    1、整合多方面的资源。构筑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不仅仅是教育行政部门的事情,也不是单一部门能承担好的工作。当前,文明办、教育部门、关工委、共青团、妇联等都有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的工作领域,但由于条块分割等原因而缺乏统一的协调行动,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青少年心理健康公共服务的效果。2006年,中办、国办印发的《中央有关部门贯彻实施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重要举措分工方案》中,明确将协调推进全社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牵头责任赋予中央文明办。文明办有着统筹协调、整合力量的职能,有着社会动员、舆论宣传方面的优势。因此,建议由文明办牵头,整合共青团、教育部门、关工委、妇联、民办非企业单位、社区等多方面的资源,一方面依托现有的资源,为各部门开展工作创造条件,另一方面要推动工作落实,真正形成工作合力。

    2、构建和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机制在准确把握青少年心理健康需求及特点的基础上,建议政府将心理健康服务纳入政府工作规划并投入相应经费,引入招投标的竞争机制,面向社会团体、组织实行购买服务,对购买心理健康公共服务项目予以信息发布、资格论证、合同管理、监督检查、绩效考核,实行全程管理,并适当加大对中长期项目的购买和扶持力度。

精彩专题
  • 农工党湘潭市一医院支部组织开展“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观影活动

  • 农工党郴州市桂阳活动组赴邓华故居开展“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活动

  • 最新推荐
    热点排行

    版权所有:中国农工民主党湖南省委员会
    地址:长沙市岳麓区潇湘中路70号 邮编:410007 联系电话:0731—88880686
    湘ICP备050194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