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君惕赴农科院调研基因编辑技术培育低镉水稻情况
文章来源:参政议政处 作者:唐雯静 时间:2017-11-17 10:54:00
11月16日,省委原专职副主委戴君惕率队赴农业科学院就基因编辑技术培育低镉水稻的情况开展调研。省农科院院长邹学校出席调研座谈会。
省农科院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赵炳然详细介绍了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培育低镉水稻的情况,他提出当前应对稻米镉超标的多种策略中,筛选和培育籽粒镉低积累水稻品种是最直接与经济的办法,最近,农科院通过基因组编辑技术与水稻杂种优势利用技术的集成创新,培育出“低镉水稻”;经过鉴定试验,其糙米镉含量远低于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且产量、品质等综合农艺性状较原始品种(系)无显著差异,而相同情况下对照品种,包括省农委筛选的的“应急性低镉品种”,稻米镉远远高于国家标准。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但是面临“低镉水稻”试验、示范与推广管理政策上的障碍。我国目前暂时把基因编辑技术材料当做“转基因”进行管理,存在试验田中被周边其它“转基因水稻”污染成“转基因水稻”的风险,在宣传推广方面恐被视为转基因水稻而遭大众排斥。赵炳然说希望国家尽快出台新的有关基因组编辑技术的政策,并提供适于推进“低镉水稻”产业化的“先行先试”的管理办法,同时希望农业部及地方有关机构给予相关政策支持。参会的其他专家还提出对这一技术成果进行科普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认为媒体的过度或夸大宣传将适得其反,他们共同表示希望农工党省委帮助呼吁解决当前的障碍难题。
戴君惕表示,专家们介绍的情况细致深入,启发很大,表示自己作为农业方面的教授,一直关注农业及遗传方面的发展,农科院最近研究取得伟大成就,成就在于一是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二是基因编辑技术应用于当前亟需解决的镉稻。对于这一突破性成就,一要加大试点力度,二要加大对基因编辑技术的科学宣传力度,我们农工党省委一定帮助积极呼吁,争取引起省委、省政府、农业部及国务院领导的重视,从而改进对基因编辑技术的审定、推广和管理,争取“低镉水稻”和常规水稻一起进行区域测试、生产试验和组合审定与推广,早日实现“低镉水稻”的大面积应用,从而解决多地镉超标问题,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农工党省委参政议政专委会主任、湖南农大教授徐庆国,省委参政议政处副处长邓林华参加调研。省农科院党委办公室副主任李祺,组织统战科科长吕健丞,核农学与航天育种研究所研究员、农工党省农科院支部主委王克勤,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农工党省农科院支部副主委许可,茶叶研究所研究员、农工党省农科院支部副主委杨拥军,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农工党员白德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博士、农工党员刘玲等参加调研座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