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工党湖南省委员会>专题>主题教育

红军精神 永不褪色——农工党益阳市赫山综合支部开展重走红军路主题教育活动

文章来源:益阳市委 作者:杨波 时间:2019-07-30 19:08:00

7月27日至28日,农工党益阳市赫山综合支部来到邵阳市绥宁县邓小平征战绥宁指挥所旧址、红军桥开展重走红军路主题教育活动。

一大早,大家来到九溪冲红军桥,踏过了为纪念而修建的仿制桥,沿者蜿蜒的山路一路前行,七月的骄阳似火,山高路远,坡陡林深,迈上这一级一级的台阶,不一会儿党员们就气喘吁吁、满头大汗。大家一边走一边感叹,当年这里还是荆棘重生,红军是怎样忍饥挨饿,拖着疲惫的身躯一路负重前行的。

接下来又来到邓小平征战绥宁指挥所旧址。在这个只有两栋小矮房的农家小院,党员们认真地阅览刻在石碑、写在木栏框里的文字介绍,看到革命伟人昔日简陋的工作环境,亲切地感受到红军革命精神在面前复原,邓小平同志在这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忘我工作的情景在眼前浮现。

据两处新设立的文字说明得知,1930年12月20日,邓小平等率领的红七军主力从广西进至绥宁,经过激战,一举攻占绥宁县城寨市,当日,邓小平等在县城龙家祠堂设立指挥所。红七军攻占绥宁县域,引起国民党当局震动,派出重兵围剿。邓小平当机立断,决定提前结束休整,率部队转移。23日离开绥宁向武冈进军。

1935年冬,贺龙率领红二、六军团,经过绥宁县上堡黄桑北上抗日时,遭到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由于红军严守群众纪律,真心爱民助民,获得了当地广大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危急关头,在群众的带路下,红军从九溪冲一座木桥过溪,沿深山向县城转移。为阻延后方敌军的追杀,红军过桥后老百姓将木桥烧毁,红军在对岸留下十块银元以表感谢。解放后,当地百姓向政府讲出了这段历史,故将这座桥命名为“红军桥”,红军当年走过的这段路取名“红军路”。

“青山不老埋忠骨,绿水有情祭英魂,红军精神放光芒,星火相传励后人。” 这一切凝结成敢于胜利、信念坚定、不屈不挠、大无畏、一心为民的红军精神。通过开展重走红军路主题教育活动,让党员们近距离感受红军为伟大的革命理想无私奉献的精神,党员们的灵魂得到了洗礼,思想得到了净化;进一步认识到,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更深入地认识到,作为新时代的农工党员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工作实践中践行红军精神;要胸怀大局,开拓进取,为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实现建言献策;更要立足本职,爱岗敬业,做时代的先锋楷模。


精彩专题
  • 农工党湘潭市一医院支部组织开展“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观影活动

  • 农工党郴州市桂阳活动组赴邓华故居开展“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活动

  • 最新推荐
    热点排行

    版权所有:中国农工民主党湖南省委员会
    地址:长沙市岳麓区潇湘中路70号 邮编:410007 联系电话:0731—88880686
    湘ICP备050194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