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横流显本色 战“疫”一线勇担当——永州市政协副主席、农工党永州市委主委、市卫健委主任欧阳德群抗疫纪实
文章来源:永州市委 作者:文湘 时间:2020-02-25 15:01:00
时光不会辜负每一份努力,付出终会得到收获。
战一线、 守火线、 不掉线,30个日夜的坚守,永州市政协副主席、市卫健委主任欧阳德群交出了一份令人欣慰的战报。截至2月19日,永州市收治的43例新冠肺炎患者(含1例危重、9例重症)已有30例(含6例重症)治愈出院,未出现死亡病例;医务人员各项防护措施到位,未出现感染情况。
行百里半九十。
疫情形势出现积极变化,防控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但战斗仍在继续,当前更是关键时刻,绝不能掉以轻心。
在欧阳德群看来,此刻,尤为需要保持清晰的认识、持之以恒的定力和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决心。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作为永州战场的主要指挥员和战斗员,欧阳德群率先进入战场,也必将最后一个离开战场。
战一线,捍卫阵地
1月19日,永州拉响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警报,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斗拉开序幕。
上午,欧阳德群在参加完省卫健委关于加强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通报会议后,立即赶回永州,迅速确定市中心医院南院作为市级定点救治医疗机构,并赴医院布置场地,做好救治准备工作。
同时,紧急部署各县区将人民医院确定为县定点救治医院,组织加强各级各类人员的专业培训,要求熟练掌握各个程序和处理措施,并派出队伍赴部分县区乡村抽查防控准备情况。
1月20日,永州市收治了全市第一例疑似新冠肺炎患者杨某。短兵相接,战斗全面打响。
狭路相逢勇者胜。欧阳德群在日志中写到“终于还是来了,真正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好在我们做了充分的准备,统筹安排、科学部署、精准调度,此役必胜”。
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在永州2244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任何一处都有可能成为战场,脑子里必须有一张清晰的疫情防控阻击作战图,这是欧阳德群对自己的要求。
作为永州市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医疗救治组组长,欧阳德群的责任之重、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往返长沙参加重要会议、穿梭市县间督查指导、各种调度汇总、远程会诊、定点医院巡视……“日行千里”是常态,手机计步器里的数据频频爆表,欧阳德群拧紧了发条,全身心投入其中,工作异常紧张,但井然有序;“盒饭”“未吃晚饭”“今夜无眠”等字眼成为日志中的高频词,生活无序,俨然是一团糟。
这恰是战时应有的状态。
——抓外防输入。1月25日(正月初一),前往宁远县督查指导防控工作,并于28日逐一指导排查126名高危人员。
——抓内防扩散。对确诊人员进行严密的流行病学调查,对武汉返回永州人员安排排查和进行隔离,观察人数达数千人。
1月30日下午18时许,欧阳德群趁用餐的间隙回复了湘声报记者5天前的约访信息。“我从1月19日起,天天在一线、在火线,每天只休息4个小时左右。既要统筹全市的防控工作,还需指导参与救治病人,真的很紧张很辛苦,但这是我的职责和使命!刚刚看了你发的约访信息,确实是没有时间及时回应你,也没有时间去总结什么,请你理解!”
寥寥数语,战事紧迫,一名医卫战线老兵的责任与担当跃然而出。
1月31日晚23时39分,欧阳德群给湘声报记者发去了近段的工作日志。自1月19日至31日,这 13天中,他有4天彻夜未眠,而日志中的“早睡早起”指的是早上睡早上起,每天仅休息4小时左右。
字里行间,都是连轴转。
守火线,恪尽职守
在这场抗“疫”战中,定点收治医院无疑是火线,面临着一场又一场遭遇战、攻坚战。
“定点救治医院是重中之重,是我的主战场”,欧阳德群频繁出现在诊治一线,以至于被省专家组误认为是医院院长。作为主任医师,其熟悉医院业务,经常一针见血地提出防控、治疗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予以专业指导和改进。
1月20日晚,永州收治第一例疑似病例。21日凌晨3时,核酸检测完成,患者确诊,且为重症。跟踪病史、等候结果,欧阳德群第一时间发出指令,要求市中心医院按照预案全面做好救治,同时布置市疾控中心全面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和人员的接触情况摸排,做到全覆盖,不漏一人,并迅速启动人员隔离和观察程序。历时16天,永州攻克了此役的桥头堡。2月5日,第一例患者治愈出院,经持续观察,目前一切正常。
2月1日起,欧阳德群全面负责市中心医院零陵院区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工作,坚持与医护人员并肩作战,每天在医院工作时间长达十几个小时。
——与一线医护人员充分沟通,与省里的专家组远程会诊,讨论制定治疗方案和具体实施细则。
摸着石头过河。永州医疗救治组在实践中总结出 “早、重、精、细、中、康、心” 七字经验,得到了省领导和专家的充分肯定。即:早,早排查、早发现、早诊断、早集中、早治疗;重,重点关注老年、合并症患者,对这些患者未达到重症标准亦按照重症管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早提前干预,做到“一人一策”,尽量避免发展到危重型;精,精准治疗,精准用药,尽量避免使用对重要脏器功能有损害的药物,严格观察病情变化,进行个体化治疗,避免过早过长使用抗菌药物,及时使用、减量或停用激素治疗;细,环节把控细致到极点,细化每一项治疗措施和护理观察,每一名患者诊治方案均由专家组仔细推敲制定;中,及早应用好中医中药,发挥中医特长,中医全程参与患者治疗,对每个患者实施辩证施治;康,增加床旁及床上康复锻炼、促进病情加速好转;心,加强心理疏导,及时缓解患者的压力,消除其恐惧心里,助力患者心身同时康复。
——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释放压力,提增信心和斗志。
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欧阳德群坚持每天巡查病区,与患者进行视频交流,予以专业知识引导,疏解心理恐惧、解除心中压力,提振抗病信心。带去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怀和关注,让患者充分信任医护人员,积极主动配合治疗。
此外,欧阳德群还倡导患者之间、患者与医护人员建立微信群,畅通交流渠道、相互鼓劲打气,鼓励党员同志在群内发挥引领、引导的积极作用。
——全面加强医疗救治人员的防护措施,确保零感染。
“在一线浴血奋战的医疗救治人员舍生忘死,是此役的中流砥柱,关键力量,他们真的很伟大、不容易,也容不得出半点闪失。”从工作到生活,欧阳德群关注关心着他们在医院的每一刻,工作环境、防护措施,饮食标准、就餐环境,临时休息点,逐一查看、优化,确保万无一失。
生命重于泰山。抗“疫”30天来,无论是作为政府干部,还是医务工作者,欧阳德群以公仆之心、医者仁心,用实际行动在敬畏、诠释生命之重。
过程虽艰辛,但捷报频传。连续7天无新增病例,30人治愈出院(治愈率达69.77%,1例危重和2例重症已转轻型,另1例重症目前病情稳定),零死亡、零感染……结果一定是美好的。
不掉线,践行使命
“日志反映的仅是他近段的工作轨迹,围绕疫情防控,他的付出远不止这些,还包括他的家人。”永州市卫健委一名工作人员告诉湘声报记者。
舍小家为大家。今年过年欧阳德群一家没有团聚,他在永州忙,妻子则坚守在长沙一家三甲医院的一线,身在国外的孩子密切关注国内疫情,积极筹集防护物资发回国内。三人,三地,一家三口都在为抗疫奔忙着。
体重下降7kg,血压变化为138/90mmHG。连续30天超负荷运转,欧阳德群的身体发出了警报,但他并未因此停下脚步。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穷尽所能,贡献力量。”作为永州市政协副主席、农工党永州市委主委、省人大代表,欧阳德群充分发挥团结面大、联系面广、信息渠道多的优势,主动作为,积极联络社会各界人士捐款捐物。经联络对接,深圳一位企业家为永州捐赠了100万元的口罩和消毒物品,100万元的负压救护车一台;北京一家企业捐赠口罩防护服及消毒物品价值5O余万元……
目前,第一批价值100余万的口罩、护目镜、防护消毒用品已经到达永州,并分发到相关单位;经积极协调,人保财险永州分公司为全市一线的医护和疾病防控人员提供一年期的免费保险。
疫情日趋平稳,胜利即将到来。欧阳德群一如既往的坚守阵地,同时,开始结合本职工作和自身专业进行经验总结。
“代价很沉重,经验很宝贵。此役锻炼了队伍,检验了应急管理能力,提升了医护、疾控水平……有太多的东西可以总结,进而为加快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力量。”作为学者型官员,欧阳德群的“抗疫战”或将持续更长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