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公粮
文章来源:宣传处 作者:钱俊清 时间:2021-01-07 10:02:53“夏收第一忙,先交国家粮”。
30多年过去了,从我记事起,就知道农民种田需要向政府交公粮,缴农业税;民间称之“皇粮”,公社干部称之为“公粮”。
八十年代,家里有二亩八分地,要交100多斤公粮。青黄不接时,全家餐餐吃红薯,新打的粮食是要先交公粮。
谷子收好,晒干;母亲下午用两个箩筐装满,大概也就是100来斤,再用两个小箩筐装40来斤;第二天蒙蒙亮,我和母亲挑起谷子送往公社粮站。
一路上要经过一条垅,一条河,翻过两座山。我穿着破烂的解放鞋,跟在母亲后面。
一路上,肩膀生痛,实在走不动了,在母亲后面喊“妈妈,我走不动了,歇歇吧,等等我”,回家后才发现两个肩膀已经红肿,磨破皮。
妈妈一路鼓励我说“不要歇气,很快就到了,很快就到了”。
翻山,越岭,涉水,那时觉得五公里的路很远,两个半小时的时间很漫长……
当年交公粮,要求谷粒饱满,干燥,颗粒干净,免得送去粮站受到检验员的责怪,不给你好脸色;出力受累不说,让人脸挂不住。
平常冷清粮站,这期间变得热闹起来,十里八村前来交公粮的手推车、拖拉机、肩挑的,在粮站前“一”字儿排队,向后延续。粮站“验粮的”权利很大,他们说合格就合格,不合格就不收。如果哪家不交粮,公社干部,大队干部,生产队的干部自然会轮流来你家催粮的。
轮到检验我们的谷子时,母亲一直陪着笑脸,十分卑微,生怕自己送的粮食不合格。送完粮食,饿着肚子,立即往回赶,乡里热闹的集市与我不在同一个世界。
“交公粮”虽成为历史的印记,但那时已让我感受到生活的不易和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