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期间邓演达同志在湖南的革命活动情况综述
文章来源: 作者:蒋秋桃 时间:2021-01-10 22:22:56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正式挥师北上开始北伐,任总司令部政治部[注: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1927年3月10日-17日在汉口召开,政治部升格为总政治部,直属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因此有许多文献中对1927年3月之前的政治部称总政治部是不准确的,应为:总司令部政治部),以下引用的都改为总司令部政治部]主任的邓演达,他还担任着总司令部的前线指挥官以及第八军军长唐生智之间的首席联络官,随即同政治部苏联顾问铁罗尼和郭沫若等率领着胡公冕负责的宣传大队, 与第四军的先头部队一起行动。7月30日从湖南郴县[注:现郴州市苏仙区]入境,途经耒阳至衡阳,接着转至长沙,8月27日从岳州[注:现岳阳市]离开去武昌,在湖南期间开展了一系列革命活动,现综述如下。
一、参加了六次蒋介石召开(出席)的大型会议。一是蒋介石8月3日在郴县召开的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领导成员及苏联顾问会议[注:蒋介石一行的有苏联顾问加仑将军、行营参谋长白崇禧等,邓演达一行的有苏联顾问铁罗尼和郭沫若等],研究第二阶段的作战方案,决定先攻武汉,并相机进攻江西。会议在郴县栖凤渡神农庙里召开,这次神农庙会议确定的集中优势兵力先打吴佩孚的方略与各个击破的战术原则,对制订第二期北伐作战计划有着重大的影响[1][2]。二是8月12日,蒋介石谐苏顾问加仑将军、副参谋长白崇禧、总司令部政治部主任邓演达等抵长沙,长沙市民举行欢迎北伐军大会,邓演达在主席台上[3][4]。三是蒋介石8月12日于长沙召开军事会议,讨论第二期北伐作战计划等问题,计划以夺取武汉为目标,分三路向北推进,邓演达与唐生智、李宗仁、白崇禧、鲁涤平、朱培德、程潜、陈可钰、陈公博和苏联顾问加仑将军以及各军的师长、参谋长等均出席了会议[1][5],会议决定8月18日(注:后延至19日)发动对汨罗江的总攻。四是8月18日参加蒋介石欢送唐孟潇(注:唐生智)总指挥北伐大会,郭沫若致欢送词[6]。五是8月24日参加北伐司令部在长沙召开的秘密军事会议[7]。六是8月27日参加蒋介石在岳州车站广场对当地民众发表演讲[6][8]。
二、部署安排了总司令部政治部的工作。一是整顿总司令部政治部, 在郴县时邓演达紧急集合点名, 点名不到的除名[5]。二是8月初,邓演达在衡阳召开了一次总司令部政治部全体人员会议,邓演达在会上作了长篇报告,讲了当前情况及工作要点,一方面指示随军办一个小型报刊,宣传主义,沟通情况,另一方面要唤起民众,组织民众,积极参加革命,这次会议可以说是总司令部政治部在工作开展之初的一次现场动员会议。邓演达在总司令部政治部工作开展之初就具体地向全体政工人员指明肩负的使命,以及怎样才能完成好任务,并且要求政工人员要以身作则起模范带头作用,毫无疑问,这对正在开展的北伐工作有着极大的指导和推动作用。总司令部政治部人员根据邓演达指示创办的《革命军日报》在长沙创刊,郭沫若兼任主编,邓演达亲自审阅创刊号的版面和内容,研究消息来源和印刷数量、发行情况等[1][5][9][10]。三是8月7日,总司令部政治部邓演达主任在指挥部政治部训话,主要内容:北伐军必定胜利,军阀必定失败,并勉励政治工作人员努力工作[6]。四是8月12日,总司令部政治部发布重要文件公布,主要有:国民革命军克复区域内战时处理地方行政条例、政治监察员条例、检查新闻条例,同时邓演达还向各级党代表和政治指导员发布重申他们与军事长官关系的命令,包括:“战时各级党代表及团营连政治指导员之位置,应与各部队军事军官共同行动,尤应不失时机,本其忠于党的决心,勇敢牺牲。并牢记遵守连坐法,以提高部队的团结力,求达到我战斗的任务。”“团营连政治指导员,除不与军事长官副署外,其职掌与党代表同。”“部队在前线接战时,宣传部队须在作战区域内及战区附近,本其任务。遵守连坐法,努力工作。使敌军及民众均受宣传力之感召。俾我方战斗容易进展。”“营连政治指导员,须切于实际的力求对内的下层工作,日有进展,毋稍疏忽。但同时对民众方面的工作,亦不可有所放弃。”等等,该命令通过《觉悟社》以《总政治部勉励前方政治工作之通令》刊载在1926年9月2日《广州民国日报》第3版[6][11]。可以看出,邓演达将政治工作制度的重要原则,向有关人员加以强调,要求他们忠于职守,以保证政治工作的地位和制度的贯彻执行。五是8月24日离开长沙时,命令总司令部政治部的工作人员分为先遣队与留守部,先遣队应随军前进, 及时做好政治工作[5]。
三、拍发了两封电文至广州。第一份电文是8月1日正随军北伐的邓演达从湖南郴州给广州孙炳文所拍发的电文,内容如下:“国民政府内总政治部孙秘书(指孙炳文,此人1926年6月曾担任过总政治部秘书长)鉴:本部先遣队于卅日午抵郴州,后部约卅一日可到。明日乘船向衡州进。演达印东(“东”指1日)。”该电文以《总政治部先遣队已抵郴州》刊登于1926年8月4日《广州民国日报》第2版。第二份电文是8月23日邓演达从湖南长沙致《广州民国日报》的电文,内容如下:“马(“马”指21日)晚接捷报,我军已攻下岳州,时间为马午后五时,八军危团首入,俘获枪炮子弹无算。唐总指挥生智已赶赴岳城督师。武汉不成问题。特闻。演达漾(“漾”指23日)印于长沙行营。”该电文以《我军已于二十二日攻克岳州》刊载在1926年8月25日《广州民国日报》第2版[11]。
四、坚持读书并多次与同僚会面沟通。一是邓演达喜欢读书,在北伐途中,他挤出时间读布哈林《唯物辩证法》的德译本,坚持不懈,直至通读一遍[7]。二是8月6日,邓演达到了长沙,并与俄顾问铁罗尼、郭沫若、李民治等一些人,会谒了唐总指挥(注:唐生智)、李军长(注:李宗仁)和刘文岛主任[12]。三是8月初在衡阳邓演达对刚参加工作的新同志讲了话,并举行了一次政治测验,他们大部分都是由各方面介绍来的有志青年,其中还有些是从国外留学回来的学者专家[1]。四是8月24日夜宿汨罗火车站, 邓演达与铁罗尼一道在露天的石板上和衣而卧[5]。五是8月25 日过汨罗江,在等待渡船时, 邓演达和郭冠杰谈了一次知心话: 分析了国内外形势, 剖析了蒋介石, 忧虑郭沫若、孙炳文, “一旦有事, 难保安全。[5]”
五、参加了黄埔同学会成立纪念会并做演说。《邓演达文集新编》中收载了8 月 17 日 《在黄埔同学会成立纪念会上的演说词》[13],在这篇简短的演说中, 邓演达第一次鲜明地提出了 “我们使命是代表民众谋利益而冲锋的”思想。活动地点、方式等不详。根据时间推断应该是在长沙,听众是黄埔的学生,因为8月16日-9月5日,国民党湖南省第二次代表大会在长沙召开。
通过以上史料综述,填补了对邓演达在湖南革命工作期间的情况综合研究空缺,从中可以看出,邓演达的革命思想和他在北伐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工作作风、方法和思路。由于收集资料有限,难免有不足之处,期望对研究邓演达先生的同仁有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北伐骁将邓演达[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4月出版.
(2)李万忠,蒋介石:将来革命成功,当以湖南为最有成绩,文史博览,2017(10).
(3)邓演达戎马生涯(二),http://www.ngd.org.cn/dszl/tsds/17779.htm.
(4)湖南省志-大事记 上篇 中华民国,湖南省地方志编纂院.
(5)丘挺,邓演达年谱(三),前进论坛,2008(5).
(6)湖南大公报,1926年8月8日,8月19日,8月20日,8月25日,8月28日.
(7)樊振 邓演达年谱汇集[M],中国言实出版社,2010,P121.(9)
(8)刘燕林,邓演达来岳阳,农工湘讯,2018(4).
(9)梅日新、邓演超主编.邓演达研究新论[M].北京:华文出版社, 2001,P122-134.
(10)刘南燕主编.中国农工民主党一干会议人物传略[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6,P20.
(11)(广东)陶季邑,邓演达电文再次发现及其学术价值,红广角,2012(8).
(12)湖南通俗日报,1926年8月6日,8月9日.
(13)梅日新、邓演超主编.邓演达文集新编[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0, P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