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农工党湖南省委会建议:加强湖南社区中医诊疗体系建设
文章来源:办公室 作者:王家璐 时间:2021-01-23 13:45:25
随着国家对中医诊疗的重视,大多数城市以社区医院为主体,乡镇以卫生院为主体开设了中医门诊,在现有诊疗体系之外,各种大小不一的中医诊所也逐渐增加。
农工党湖南省委会认为,中医诊疗和中医诊所的规模虽然在逐步扩大,但仍然面临很多困境,一是社区中医诊疗体系发展缓慢,很多地方只是设立了岗位,但诊疗手段仍然沿用西医的方法,药物也是以西药为主。二是社区中医诊疗体系缺乏有效的运行模式,中医诊疗技术单一,没有形成多点互补,多点互联的体系,病患在就医过程中没有选择余地,中医诊疗缺乏系统性的会诊和指导。三是社区中医诊疗体系缺乏专业人才,大多数医师属于半路出家,而且大多借用西医的传统手段,传统的针灸、按摩、膏方等诊疗技术缺乏。四是中医诊疗没有完全纳入医保体系,无法吸引社会资本的进入,难以获得有效融资来改善基础设施。
针对上述问题,农工党湖南省委会提出如下建议:
(一)建立中医诊所与社区医院互补的社区中医诊疗体系。
根据目前的医疗体系,将中医诊所纳入社区医疗体系,把社区医院作为一级分诊引流点,将中医诊所设置成专业病症的治疗点,有机地将一般性诊疗和特殊性诊疗相结合,形成社区范围内的一体化中医诊疗体系。
(二)制定按病种收费的中医诊疗标准,纳入医保体系。
把基层中医诊所和社区医院的中医诊疗收费纳入到医保报销范围之内,推动中医诊疗的发展。有些病种使用纯中医治疗费用更低,能节省医保资金。同时对纳入医保报销试点中医诊所进行严格管理。一是建立黑名单制度,违规的诊所将承担较高成本的违规成本,从业人员违规操作的话要承担相应的行政处罚或刑事处罚;二是对于诊所进入医保报销的处方进行大数据分析和核查,对于大处方,价格高的处方进行重点核查;实行先支付,后核查,重处罚的原则;三是规定一个基本的报销起付标准:比如用药量规定在急性病3天用药量,慢性病7天用药量。处方金额规定在一定的数额范围里(杭州目前的标准是220元),由医保基金按比例直接支付一部分费用,减轻群众的经济负担;四是对于诊断明确的需要在诊所进行康复,针灸的患者,建议先申报,批准后,在患者选择的诊所实行费用包干的康复针灸治疗。对于金额,疗程方面进行相应的严格限制和规定。
(三)推进分级诊疗的中医诊疗体系,提高资源使用率。
分级诊疗的中医诊疗体系中,对上级医院要建立“双向转诊”制度,开通绿色通道,在诊所/社区医院无法诊治、病情危重等患者,能及时转至上级医院诊治,待病情稳定后,即可转回卫生院作康复治疗;康复期病人下转卫生院后,上级医院的专家应随时通过远程会诊了解病人情况;通过医联体应实现内部信息共享、互通,检验结果互认等,有效形成以上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社区医院为网架的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落实“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为进一步落实分级诊疗,还应采取主要措施包括:一是出台相关政策,要求大型三甲医院根据实际情况,与附近的基层中医诊所组建医联体。双向转诊,方便患者。二是鼓励三甲医院的专家,走进基层中医诊所,为人民群众服务。对于进入基层中医诊所的专家,要在职称评定方面给予鼓励和倾斜。三是鼓励基层的中医诊所,选派合格人才,进入到三甲医院进行业务学习和培训。
(四)对纳入医保的中药实施药物集中采购制度。
目前中药市场存在质量不稳定以及价格波动大的问题,中小诊所在药物选择,质量判断,价格谈判,储存保管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建议联合大学的科研机构,在政府部门的统一领导下,采取药物集中采购和价格谈判制度。这样既能够降低成本,又能把最好的药材送到消费者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