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工党湖南省委员会>履职建言>建言献策

【聚焦两会】陈松岭委员:关于加强我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提案

文章来源:办公室 作者:田地 时间:2021-01-25 16:07:40

在政协湖南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湖南省政协委员陈松岭就我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存在的问题指出:

1、矿山生态治理恢复压力大。我省是有名的“有色金属、非有色金属之乡”,上世纪受“有水快流”思想的影响,矿山数量多,矿业秩序乱,留下大量历史遗留问题。据最新调查统计,全省累计废弃无主矿山破坏土地资源达12540公顷,矿山固体废弃物累计堆存4.68亿立方米,废水年排放量3.12亿立方米,矿山废水废渣污染土壤面积1.6万公顷。

2、水生态安全隐患较大。衡邵干旱走廊和洞庭湖平原北部存在区域性缺水问题,“四水”流域部分断面重金属超标,洞庭湖区近60年以来入湖水量减少25%,水域面积减少40%,水体自净能力降低,水质下降。

3、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全省三分之二的耕地存在不同程度的酸化现象,株洲、常德等10个市70个县耕地轻中度和重度污染面积达0.58万平方公里,湘潭竹埠港、株洲清水塘、衡阳水口山等老工业基地生态环境存在巨大历史欠账。

为此,提出加强我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建议:

1、加强基础调查,掌握生态家底。抓住当前国土“三调”契机,运用空天地立体调查监测技术成果,采取定性与定量结合方法,调查国土空间生态资源的分布、规模和质量,了解全省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脆弱区、生态敏感区的动态变化情况,掌握全链条管理的土地、矿山生态方面的现状,为科学保护、有效修复打好基础。

2、强化规划引领,统筹工作全局。拟通过制定《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确定全省生态修复工作的战略目标、空间布局、重大工程、政策措施,统筹陆域水域、兼顾地上地下、协调时间空间,理顺体制机制,形成纵向统一、横向联动、条块结合的工作格局。按照保证生态安全功能、突出生态系统功能、兼顾生态景观功能的工作思路,抓好顶层设计和源头管理,着力落实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规划,突出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区、全省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生态问题集中区,指导编制市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形成系统完整的统筹治理规划系统。

3、实施重大工程,落实修复任务。根据事权划分和部门职责分工,加强上下工作融合、部门资金整合、各方力量聚合,在重点生态功能区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修复工程,在乡村地区实施土地综合整治工程,在矿产集中开发区实施矿山生态修复工程,重点推动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实施全流域生态环境整治工程,强化保护与修复举措,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质量提升工程,强化分区系统治理,实施生态空间综合整治工程,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生态修复工程布局。

4、加强政策研究,创新管理方式。探索政府主导、社会资本、金融资本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多元化生态修复投入机制;促进生态效益向经济效益的转化,依法依规释放政策红利,以科技引领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技术标准研究,推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监管信息平台建设。营造全民参与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社会氛围。充分运用各类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广泛宣传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重要意义,及时总结宣传各地好的经验和做法,为实施全域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精彩专题
  • 农工党湘潭市一医院支部组织开展“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观影活动

  • 农工党郴州市桂阳活动组赴邓华故居开展“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活动

  • 最新推荐
    热点排行

    版权所有:中国农工民主党湖南省委员会
    地址:长沙市岳麓区潇湘中路70号 邮编:410007 联系电话:0731—88880686
    湘ICP备050194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