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农工党湖南省委会:关于加强我省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文章来源:办公室 作者:田地 时间:2021-01-26 19:47:31在政协湖南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向明、许云生委员指出,2020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疾控系统充分发挥了排头兵的作用,为省委、省政府科学打赢疫情阻击战、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也暴露出疾控体系建设中一些亟待完善的问题。
1.保障力度不够
一全省各级疾控中心财政基本支出拨款占基本支出的比例平均不到60%。特别是二类疫苗实行零差价销售、取消三项收费政策后,我省未出台后续保障政策。二是对照国家标准,我省市、县两级疾控中心人均建筑面积达标率分别为64.3%和56.9%;缺少各类仪器设备约4700台/件。
2.人员不稳、数量和质量堪忧
一是全省各级疾控机构现有工作人员9782人,为常住人口万分之1.39,低于中编办规定的万分之1.75的标准。二是一半以上的疾控机构存在因职数限制而不能晋升高级职称的现象,人数近千人,并呈叠加趋势。三是近5年我省各级疾控机构辞职或调出591人,中青年技术骨干占72%,县级疾控机构专业人员招不进、留不住成普遍现象。
3.部门协同防控亟待加强
一是疾控机构与各相关单位的信息不能互联共享,“信息孤岛”现象普遍存在,传染病早期监测信息难以快速收集。二是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多部门联合调查队伍尚未建立,多部门协同调查处置机制亟待健全,快速反应和科学处置能力亟待提高。三是权威性的公共卫生督导考核机制亟待完善。
当前,全球新冠疫情防控形势日趋复杂,“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持续增加。新冠防控是一场持久战,急需我们补齐短板,筑牢网底。为此,两位委员提出如下建议:
一、筑牢一张多部门协同的疾病预防控制网
一是建立健全以各级疾控中心为主干、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为节点、信息化为纽带,“公安、交通、通信”等多部门协同的一体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构建“人、物、环境”三防到位、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疾病防控网络。二是建立等多部门共同参与、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重大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调查处置队伍和工作机制,提升调查处置能力。三是制定各级各部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履行公共卫生职能的职责清单;纳入绩效考核,确保责任到位。四是将医防融合纳入深化医改范畴;统筹卫监和疾控机构的职能,赋予疾控中心对各级各部门在防病工作中的绩效考核权。
二、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疾病防控队伍
一是尽快出台我省贯彻落实2014年《中央编办 财政部 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机构编制标准指导意见的通知》的政策。严控非专业人员进入疾控队伍,确保疾控中心专业技术人员不得低于人员总数的85%。二是完善绩效工资制度,逐步实现疾控机构专技人员薪酬水平不低于同级公立医院。三是适当提高疾控机构高级职称设置比例,探索疾控系统自主评聘、按需设岗等人事自主权。四是尽快研究制定我省县级疾控机构人员专项政策。
三、建立一个保障与激励相结合的运行机制
一是在财政足额保障各级疾控中心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业务经费的基础上,将基本建设、设备购置维修经费一并纳入年度财政预算。二按照国家标准,填平补齐,逐步达到建筑面积地市级65M2/人、县级60M2/人的标准;实验室仪器装备全部达到国家A类标准。三是对疾控中心实施“一类保障、二类管理”,落实“两个允许”的政策。允许疾控机构开展社会化服务,建立保障与激励相结合的机制。
四、大力提升疾病防控四种能力
一是运用数字技术,构建多部门共享的信息平台,提高重大疾病发现、报告、预警和响应能力。二是修订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和技术方案,组织演练,提升卫生应急快速反应和科学处置能力。三是提升实验室检测能力。按照国家标准补齐实验用房和仪器设备,满足现场检测和应急处置的需要。四是成立湖南省公共卫生研究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