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蔡安烈代表:关于后疫情时代更需完善公立医院投入补偿机制的建议
文章来源:组织处 作者:文武 时间:2021-01-27 20:40:16在湖南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湖南省人大代表、农工党株洲市委会副主委、株洲市中心医院院长蔡安烈提交了关于后疫情时代更需完善公立医院投入补偿机制的建议。
蔡安烈介绍,近年来,由于疫情影响,医院运营发展受到了巨大冲击;国家加大对公立医院管控力度,取消药品、耗材加成,特别是近期药品与耗材大幅降价,公立医院运营收入仅财政投入与医疗服务两个渠道。我们要客观地看到,对于公立医院改革,在做好“控”的同时也要做好“补”的文章,即在挤出药品、耗材的虚高水分后,一定要完善公立医院投入补偿机制,让医生正向价值得到体现,让医院简装前行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后疫情时代要更加关注医生价值、医院生存
知名医疗媒体人冯唐在《2020年关于中国医疗的十句大实话》中曾讲过:
1. 疫情中,医务人员展现出了极为优秀的品质和能力,给我们很多感动。但当一切逐渐恢复常态,想到他们平日里的工作量、待遇、处境,又不免有些担忧:我们要靠什么把这些优秀的人留住?怎样保持他们的心智持续优秀?靠什么继续培养出像他们一样优秀的人?靠什么吸引更多优秀的年轻人加入他们?
2. 之前药品集采,人们担心医生收入,现在耗材集采,人们还是担心医生收入,好像药品、耗材价格原来那么高,都是医生为了自己的收入才定的一样。实事求是的讲,药品、耗材价格的高低,当然对医生的收入有影响。所以,如何把医生受损的收入补起来,补得更合理、更阳光、更体面,才是关系患者中长期福祉的事。
3. 公立医院不得不自己养活自己,这是一个现实。“普惠、高效、免费”的医疗,现阶段在地球不可能存在。在现行财政安排下,公立医院也是要有了收入、活下来,然后再有资格身体力行公益性。即使在现阶段,维持运营和公益性并不矛盾。医院做好诊疗服务、优化管理、减少浪费从而维持医院的生存、推进医院的发展,再去福泽一方,是伟大而光荣的事业。
钟南山院士也指出,政府是医疗体制改革的主体,但医护人员是主力军,没有主力的支持,医改难以为继。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如何让人民健康的守护者们,以阳光、体面的形式,实现正向价值,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有一个曾日夜奋战在抗疫一线的科主任对我讲过,抗疫期间,他真真切切当了一把纯粹的医生,不需要顾忌药品、耗材的羁绊,只需专心治病救人。
二、后疫情时代要下力气做好投入补偿的文章
目前,落实公立医院补偿机制不到位的具体表现有:
一是投入不够。全国人大代表、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行长郭新明曾提交了一份关于深化公共卫生服务供给侧改革、发挥金融的支持和保障作用的建议。数据显示,2019年财政投向公共卫生领域的资金1.6万亿元,占GDP比重约1.7%,与中等收入国家4.5%、发达国家7%相比,都有较大差距。2020年11月,在杭州召开的国家推进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工作培训班(东片区)上,除了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外,其余9家国家级试点医疗机构都无一例外地在会上呼吁,要加大政府直接投入,调整服务价格,精准补偿各公立医院机构取消药品、医用耗材加成减少的合理收入。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曾指出,财政投入是维护公立医院公益性的重要保障。财政投入不足,医院就可能为了效益,想办法从患者身上去赚钱。国家卫健委主任马晓伟曾表示,切断以药养医的机制以后,价格的补偿还没有完全到位,政府的有些补贴也没有完全到位,这样在切断以药养医之后留出部分的补偿缺口。
二是负债较高。根据2018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家监测,尽管三级公立医院总体经济运行平稳,但仍有22.65%的三级公立医院出现了收支结余为负数,落实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加强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的任务仍然艰巨;约三分之一的医院资产负债率大于50%,化解公立医院的长期债务的压力仍然较大。由于财政投入、医疗服务价格等补偿机制不够完善,公立医院的收入勉强维持基本运行,如果不进行扩大经营或提质改造,又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医疗服务需求,而扩大经营或提质改造又只能依靠各级财政专项投入和银行贷款来进行,但财政投入是非常有限的,于是银行贷款成为推进医院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
三是“两个允许”落地难。两个允许是指,允许医疗卫生机构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单独制定体现行业特点的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总量核定办法;允许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奖励费用不计入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但是由于公立医院改革外部治理统筹难度较大,薪酬制度改革较为缓慢,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积极性不够。
三、具体建议
一是增投入。医疗回归公益,必须加大财政投入。目前国际上效果较好的卫生健康治理体系,都是公立医院占主导保证基本医疗,私立医院为辅满足多元化就医需求,这是由医疗公益的本性所决定的,医疗是市场规则失灵的领域,绝不能完全市场化。2009年轰动全国的“神木免费医疗模式”,就依赖于县财政对医院每年过亿的投入,高投入才能保证高保障水平,也才能保证医疗公益性。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表演,就将为全体英国人提供免费医疗的国民健康服务体系(NHS)作为国家名片展示给世界。而NHS的主要经费来源于税收,是英国社会福利制度最大的开支项目。
政府要在医院基本建设、大型仪器设备购置等领域建立财政全额保障机制。要加大政策性亏损补助力度。对于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造成的亏损,对于医保和实行药品、耗材零差价等政策性原因造成的亏损,都应有财政给予及时足额补助,以形成公立医疗机构硬件投入依靠政府、软件和日常管理依靠医院自身、降低医疗成本和提高运行效率医疗体制机制创新的公立医院良性发展机制。
二是化债务。政府对各级公立医院历史债务,清理核实后,根据公立医院债务总量及收支运行状况,综合运用多种有效途径,一院一策,分别制定债务化解方案,统筹规划、分年偿还、逐步化解。例如,成立公立医院债务清理工作领导小组,启动对公立医院债务设计、甄别和化解工作。
三是优薪酬。政府要统筹协调,做好公立医院改革的外部治理工作,全面落实“两个允许”的要求,让公立医院突破一般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水平和结构限制,实行院长年薪制,在公立医院内部建立以科室服务量和成本、服务质量为主的绩效考核制度,根据考核结果发放绩效薪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