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李为等委员联名提案:发挥通江达海优势 加快城陵矶港现代化港口群建设
文章来源:组织处 作者:文武 时间:2021-01-27 23:40:26在政协湖南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湖南省政协委员、岳阳市副市长、农工党岳阳市委会主委李为与徐新楚、胡建新、李平、方争奇、何祚云、练伟、张亚斌、徐庆国等委员提交了一份联名提案,呼吁发挥通江达海优势,加快城陵矶港现代化港口群建设。
李为委员介绍,岳阳是国家首批沿江对外开放城市,独享湖南163公里长江岸线,具有优越的江海联通优势、良好的对外开放平台和广阔的内陆经济腹地,港口门户枢纽地位突出。加快推动以岳阳城陵矶港为核心的现代化港口群建设,充分释放全省唯一通江达海国际港口潜能,对于湖南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深入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带动全省产业经济跨越发展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加快城陵矶港现代化港口群建设的重大意义
1、为湖南实施“三高四新”战略提供重要支撑。加快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新格局是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要战略取向,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一带一部”“三高四新”的新定位,赋予了湖南未来发展的新使命,也对湖南内陆地区改革开放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以城陵矶港为龙头,联动“三湘四水”主要港口,有利于带动全省新一轮的开发开放,加快湖南走出去步伐,全面增强湖南参与全球竞争的实力,着力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
2、为湖南产业经济跨越发展提供战略平台。通过加快港口码头、集疏运网络和物流设施建设,积极发展临港经济,形成“门户+腹地”的产业发展新格局,有利于优化湖南省域生产力布局,有利于促进湖南省区域开发由内生发展模式向内生、外生双向驱动模式转变,有利于全省更好地承接国外和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进而辐射带动全省产业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
3、为湖南外贸快速增长提供坚强保障。城陵矶港具有水公铁空多式联运、降低综合物流运输成本的优势,是湖南外向型经济发展最直接的“晴雨表”。在稳定现有航运物流通道前提下,吸引全省及周边云贵川渝地区货运从城陵矶港中转,围绕城陵矶港布局大耗水、大运量的临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做精做细跨境电商贸易,做大口岸货物通关量,促进全省外贸快速增长。
二、港口建设与资源整合情况
1、港口与集疏运体系建设初见成效。城陵矶港是长江沿岸八大天然良港之一,是长江中游综合交通运输主枢纽区、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开通了上抵重庆、下溯洋山的“五定班轮”,开辟了港澳直航和澳大利亚、东盟、日本等接力航线,打造了城陵矶新港15分钟快速疏港物流圈,与中欧班列实现无缝对接,形成水、公、铁、空多式联运的大交通格局,物流辐射川鄂赣等10省170个县市。2020年城陵矶港完成干散货吞吐量2002万吨、集装箱吞吐量50.87万标箱、商品汽车滚装15万辆。
2、强力推进港口码头“关停并转”。按照省里要求,2018年岳阳在长江岸线专项整治中关停了42个泊位,退出岸线7302米,对长江岸线进行了复绿,复绿总面积超过1.5万亩。同时,稳步推进港口码头提质改造工作,已经完成城陵矶老港、华能码头、恒阳化工码头、华粮码头等6家码头提质改造工作,其中城陵矶老港环保提质改造项目投资4.1亿元,建成了亚洲第一的全封闭“胶囊”形散货大棚,彻底解决了扬尘洒漏问题。
3、规划建设现代化多功能港口集群。根据《湖南省“一江一湖四水”水运发展规划》和《岳阳港总体规划(2035)》,省港务集团将以城陵矶港为枢纽,形成港口功能齐全、港口设施专业、港口作业高效的“一枢纽、多重点、广延伸”现代化港口作业群。城陵矶现代化港口群项目,将建设城陵矶老港环保提质改造二期工程、松阳湖通用码头工程、道仁矶散货码头工程、彭家湾矿石码头工程等八大作业区,新建39个泊位,总投资102亿元。集疏运体系项目,将建设城陵矶老港铁路环线改造、城陵矶高速新港联络线、S201松阳湖段扩容、南洋洲进港铁路专用线等9项工程,总投资46.42亿元。项目建成后,形成干散货2亿吨、集装箱200万标箱、滚装汽车30万辆的年吞吐能力。
4、强力推进港产城一体化发展。依托港口区位优势,成功承办首届湖南(岳阳)口岸经贸博览会、全省“百强”进出口企业港航物流对接会,成功推动中联重科、三一重工、中石化等企业“公改水-江海联运”货物从城陵矶港中转出海,吸引了华为、惠普、新金宝、小米、攀华、恒大等一大批世界500强企业、上市公司和行业龙头企业在港区布局,临港特色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千亿园区呼之欲出。稳健运营中国(湖南)自贸区岳阳片区、城陵矶综保区、跨境电商综试区、启运退税港和汽车、肉类、粮食进口指定口岸等“三区一港四口岸”八大国家级开放平台,2020年完成进出口总额371亿元,外贸汽车进口4790台、肉类进口10.92万吨、粮食进出口271.4万吨,业绩均位居全国内陆港前列,平行进口汽车量排内陆港口岸第一。
三、相关建议
1、建议给予城陵矶现代化港口群及集疏运体系项目建设政策支持。建议省政府将城陵矶现代化港口群及集疏运体系项目纳入湖南省“十四五”规划和省发改委编制的湖南省“十四五”重大项目库、省交通运输“十四五”发展规划,并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将2021年迫切需要完成的项目列入2021年省重大项目笼子,予以重点保障。港口群建设项目由省发改委、省交通运输厅推动项目落实,由省港务集体具体实施,省政府给予政策支持:一是在中央、省预算内资金和自贸区专项债上给予支持;二是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中贴息支持,由省港务集团融资,财政贴息5至8年。
2、建议支持省港务集团统一管理全省港口资源。建议省政府优化整合湖南省港口资源资源,支持省港务集团作为省级港航资源整合主体,按照一省一港原则,借鉴其他省市的经验,划拨全省国有港航企业资产,统筹整合“三湘四水”港口岸线资源,实施“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营、统一管理”,打造全省港航龙头企业。
3、建议给予做出巨大牺牲的“关停并转”码头企业合理补偿。长江岸线码头无偿关停后,给各已拆除码头的公司发展带来了巨大经济损失与资金压力,带来一些列问题至今仍未得到有效解决,有的公司生产经营更是举步维艰,已经多次出现信访等维权行为,存在较大风险。建议省政府召集相关部门研究提供政策及资金支持,适当许可码头拆除企业采取与省港务集团合作的模式,参与码头建设及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