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工党湖南省委员会>履职建言>建言献策

【聚焦两会】许云生委员建议:补齐乡镇医疗人才短板,推进基层卫生事业发展

文章来源:社会服务处 作者:王晓光 时间:2021-01-29 00:07:00

在政协湖南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湖南省政协委员、衡阳市政协副主席、农工党衡阳市委主委许云生呼吁,补齐乡镇医疗人才短板,推进基层卫生事业发展势在必行。

许云生说,2018年,他曾与廖炎秋委员在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上提交的《关于补齐乡镇医疗人才短板,推进基层卫生事业发展的建议》(第086号提案)得到了省政协的高度重视,被列为重点督办提案,省政协副主席戴道晋带队来衡督办。由于机构改革等种种原因,提案中所提出的问题,诸如“人员编制、职称评定、待遇保障”等仍未得到有效解决,一些建议政策措施仍未到位。随着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推进,人员、资金、技术等要素将向农村流动、聚集,对卫生健康的高质量需求与日俱增。今年年初部分乡村散发的新冠疫情公共卫生风险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乡镇医疗人才短板问题仍需进一步重视

许云生指出,当前乡镇医卫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规范用人管理机制仍未全面落实。据调研,各县市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人员编制已基本落实到位。但是,向中心卫生院和偏远地区乡镇卫生院倾斜的动态调整机制尚未形成,非专业技术人员挤占编制、借用在编在岗人员以及停薪留职的现象仍然比较严重,以致临聘人员缺乏归属感,不安心工作,高层次、紧缺岗位人才无法引进和留不住。同时订单定向培养的医学毕业生即使签订并履行了协议,但是期满后仍会离岗离职,有的违反协议另谋高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人才留不住,其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根本无法有效提高。

(二)医卫人才培养培训仍未有效实施。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基层尤其是贫困落后地区基层卫生人才培养工作,有计划投入大量财政资金培养了一批本土化乡镇卫生院大专人才,但是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究其原因,一方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不多,派人参加进修或培训,一定程度影响工作正常开展,很多不愿意派。另一方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务人员、公卫人员以及管理人员参加的一般都是短期进修或培训,学习收获不大,更有甚者,认为了解一些“皮毛”,工作中又“派不上用场”,不想去。目前,市、县级医院下派医师定点帮扶,其诊疗路径、用药习惯等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有些“水土不服”,指导效果“打折扣”。

(三)人才激励保障机制仍未体现作用。各县市区很多都是依赖中央、省级财政转移支付来维持基本运转,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卫生经费经常难以按时足额拨付到位。各县市区政府大多既没有制订科学合理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绩效考核细则》,又没有建立首席医师、服务标兵等奖励制度,人员激励保障制度比较简单粗放,人员待遇普遍“走低”,严重挫伤了其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人员职称评定受到指标比例的限制,依然无法突破,成为引进并留住人才的“软肋”。

为补齐乡镇医疗人才短板,扎实推进基层卫生事业发展,许云生提出了如下建议

一是强化监督检查,规范用人管理。聚焦《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发展目标,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等要求,在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对非专业技术人员挤占编制逐步转岗消化;对借用在编在岗人员限期退回原单位,以后一律不得随意借调;对停薪留职人员进行全部清退,形成动态调整机制,确保立志扎根基层的医务人员有编有岗。按照有编即补、基层优先的原则,进一步畅通人才招聘渠道,实行县域统一考试、调剂聘用。对定向培养的违约人员管理,引入社会信用惩戒制度,努力实现良性互动。将规范用人管理纳入各县市区巡察内容范围,强化监督执纪,确保“强基层”落到实处。

二是创新培养培训,激发内生活力。省政府应根据基层卫生机构的功能定位和人才特点,推动各地按照“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有序建立紧密型的医联体、医共体,通过选派进修、“互联网+医疗”、定期坐诊等,多层次、全覆盖培训培养全科医生、专业技术骨干等,切实增强服务能力。依托省内医学高等院校资源,开展全省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公卫人员和管理人员培训,重点加强基本医学、医卫融合、应急管理、法规政策等相关内容的培训,努力构建适应基层的培养培训机制,并对于人才培训培养工作优秀的基层医疗机构给予一次性奖励,持续激发内生动力。

三是完善配套制度,鼓励扎根基层。贯彻落实中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措施,省政府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公益一类事业单位财政供给和管理,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并建立卫生经费正常增长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补偿机制,保障按时足额落实到位。合理调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家庭病床巡诊费、远程医疗费等服务收费标准,适时全省统一调整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并完善引导分级诊疗相关支付政策,引导群众有序合理就医。完善基层卫生人员职称评审制度,可不受单位岗位总量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限制,分别设置首席医师、公共卫生师岗位,并按相关文件规定聘用。

精彩专题
  • 农工党湘潭市一医院支部组织开展“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观影活动

  • 农工党郴州市桂阳活动组赴邓华故居开展“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活动

  • 最新推荐
    热点排行

    版权所有:中国农工民主党湖南省委员会
    地址:长沙市岳麓区潇湘中路70号 邮编:410007 联系电话:0731—88880686
    湘ICP备050194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