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李剑文委员建议:搭建政策性科技担保平台,支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文章来源:组织处 作者:谢钦薪 时间:2021-01-29 00:19:35在政协湖南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湖南省政协委员、农工党湖南省委会常委、湖南省科技厅科学技术事务中心副主任李剑文建议搭建政策性科技担保平台,支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李剑文委员介绍,科技担保也称之为“天使担保”,是一种分担和转移科技创新风险的有效方式,是担保机构承诺以第三方身份利用自身的信用或特定的资产专门为缓解处于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融资需求而提供的担保。北京中关村科技担保、安徽科技担保、广东科技担保、深圳中小担保、武汉科技担保等科技担保平台,作为连接金融机构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纽带,通过发挥专业增信和风险管理功能、有效降低市场各方的交易成本、破解企业因自身信用体系不完善带来的融资瓶颈,均为当地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跃升提供了重要推力。科技担保已经成为科技金融链条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近年来,我省着力推进创新型湖南建设,全社会研发投入大幅度提高,科技部门牵头加强政银企合作、推进企业对接资本市场,针对高新技术企业以及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了股权投资(创业投资、天使投资)、债权融资(科技支行、知识价值信用贷款试点)、科技创新专板、科技保险等工作,科技金融结合得到长足发展。但总体来说,金融支持创新的科技金融体系尚不健全,特别是能够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间接融资终极风险的科技担保平台还是空白,科技金融市场存在功能性缺陷,企业融资困难依然难解:
一是科技支行缺乏信贷支持。银行对种子期、初创期的科技企业的信贷支持基本为零。在识别了早中期科技企业风险隐患后,受内部风控和绩效管理制度的限制,科技支行能够匹配的金融产品很少。2020年,鉴于“新冠疫情”复工复产需求和银行特事特办免责的情况下,银行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有所突破,但是今年银行审批政策有所收紧,此项业务放贷条件中增加了担保,许多企业已无法续贷。此外,银行刚性兑付要求不允许对黑名单和可能进入黑名单(休眠期科技企业)的企业再给予金融支持,更谈不上放大杠杆。
二是现有知识价值信用贷款风险补偿风险容忍度低。刚刚启动的知识价值信用贷款试点,由于没有引入科技担保,多层次风险分担机制没有建立,不能充分利用再担保政策,享受财政资金化解40%终极风险的机会,有限的财政资金投入难以持续不断地对全生命周期的高新技术产业进行金融支持,风险补偿覆盖面窄。重庆市知识价值信用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在管理上就规定,企业申请知识价值信用贷款应按当年贷款金额的2%缴纳担保费。
三是综合性担保机构回避科技型中小企业风险。综合性担保公司由于科技项目评价、专利技术评估、具备金融创新和风险控制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和手段缺乏,难以化解早中期科技企业的终极风险,对于高风险、轻资产的科技企业担保业务,会因考核免责机制而选择回避。
为了彻底解决我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繁问题,有效推动金融和资本更多向创新创业前端延伸,补齐科技金融短板,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支撑科技创新高地,李剑文委员建议:
1、设立政策性科技担保平台。借鉴中关村、广东经验,发挥财政资金政策引导和放大功能,由科技管理部门会同财政、金融部门,联合各市州、高新园区以及社会资本共同发起设立科技担保平台,并合作建立科技担保风险补偿分担机制、政府监管机制。前期,可以选择岳麓山大学科技城、马栏山视频文创园等科技、金融创新活跃区域进行试点,由园区牵头,省市区三级联动发起设立区域性科技担保机构。
2、引入专业团队进行市场化运营。按照“政策性引导、专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原则,引入行业经验丰富、市场资源广阔、战略思维明晰的民营资本参与并发起设立、运营管理科技担保平台,在坚持科技担保政策性定位的基础上,实现商业可持续发展。同时,依托平台着力培养具备科技创新、金融、担保素养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3、构建“投、保、贷”联动的运营机制。以科技或园区管理部门为主导,以资金为纽带,以创新资源为基础,在科技金融体系中形成聚合效应。一方面,担保与投资结合,形成连接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的纽带,搭起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之间的桥梁。担保可以积累优质的投资项目资源,并为投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投资则为担保提供业务资源,双方资源与优势互补。另一方面,担保与信用贷款业务结合,通过科技支行等专业性机构,开展程序快捷简便的科技担保业务。
4、加速科技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充分运用区块链、云计算等新技术,整合政府、科技支行、科技担保、创业投资等机构数据,建立开放、共享的科技金融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和统一的科技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