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覃仕斌委员建议:关于加强学校艾滋病防控的提案
文章来源:组织处 作者:谢钦薪 时间:2021-01-29 00:24:09在政协湖南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湖南省政协委员、张家界市政协副主席、农工党张家界市委会主委覃仕斌建议加强学校艾滋病防控。
覃仕斌说,2011年至2019年期间,我国新报告15-24岁青年艾滋病毒感染者占总报告病例数的比例,已经从2011年的10.4%(5577/53625例)上升到2019年的21.7%(15790/72765例)。2009年至2018年期间,同性性传播的病例已经从2009年的5577例迅速上升至2018年34658例,十年期间共增长了521.4 %,其中青年学生占60%以上。说明艾滋病已经进入学校且学生艾滋病疫情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尤其是学生中同性恋、同性性行为等高危行为已经导致艾滋病快速在校园内传播蔓延,预防控制学校艾滋病已经到了必须高度重视和务必采取强有力应对措施的时候了。
为此,覃仕斌建议:
一、高度重视学校艾滋病防控宣传教育。
一是中学、高校要成立由校长牵头的艾滋病防控领导小组,推动学校防艾宣传全覆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校园内广泛开展艾滋病防治公益宣传与知识竞赛,宣传艾滋病“可防、可控、可怕、不可治”等核心知识,将艾滋病教育纳入中考和学考的内容。创新学校艾防工作模式,提高防控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断探索学生艾滋病防治的长效机制,提升学校艾滋病综合防控能力。
二是在中学、高校开设性健康教育课,有效遏制艾滋病校园内传播蔓延。青春期中学生具有正常的生理躁动与对性的好奇,急于性体验但又缺乏性健康知识。高校学生性行为发生率较高,但对艾滋病的风险认知差、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不高、性健康和自我保护意识欠缺,存在明显“知识和行为分离”现象。因为学生缺乏性健康知识,对婚前性行为、一夜情、多性伴、同性性行为、不安全性行为等高危行为的预防应对能力不足,导致其感染艾滋病的风险高。通过开设性健康教育课,让学生树立健康的性观念,倡导负责任的性行为,逐步提升学生艾滋病防控应对能力。
三是注重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弘扬“忠诚坚贞、知行合一”等传统美德。各级各类中学、高校要不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引导学生树立“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理念。尤其是高校要采取多种形式,充分发挥校园防艾社团的创新引领作用,推动校园艾滋病防治微电影+情景剧+同伴教育+专家讲座巡讲活动,将性教育和防艾教育相结合,通过同伴教育,培育壮大防艾同伴教育大使,破解老司机和熊孩子的防控难题,打造青少年服务青少年,小伙伴支持小伙伴的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模式,不断提升学生自我防治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为学生提供安全可及的艾滋病防治服务。
一是提供便利的自愿咨询检测服务。卫生健康部门要进一步优化自愿咨询检测点布局、完善检测流程,充分利用网络预约检测优势,建立并完善网络预约检测+邮寄自我检测+校园内尿液自助检测+校园内安全套自助销售服务,提高咨询检测的可及性,方便有意愿的学生接受检测服务。
二是大力创建艾滋病防控示范学校。卫生健康机构和公安部门要针对初高中学生、大中专院校学生开展针对性行为干预,最大限度发现感染者和病人,有效控制性传播,持续减少注射吸毒传播。学校引导学生珍爱生命、洁身自好、远离毒品、拒绝艾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客观看待同性恋和不安全性行为,不参与和不歧视同性恋、艾滋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培育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将中高校的艾滋病疫情控制在低流行水平。
三是完善学生艾滋病关怀与救助机制。医保部门要给予适当的医疗保障支持和医疗救助,给学生感染者提供7000元/年/人的抗机会性感染的住院费用支持和2000元/年/人的抗机会性感染的门诊费用支持,帮助感染艾滋病毒的学生接受免费治疗,协助定点医疗机构对学生感染者做好心理疏导,接受规范的免费抗病毒治疗,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其尽早回归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