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农工党湖南省委会:加强我省基层医卫人才队伍建设
文章来源:参政议政处 作者:陈杰 时间:2022-01-14 16:59:20加强基层医卫人才队伍建设,是保护全省人民健康、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维护经济社会稳定、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的必然要求。我省在基层医卫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实行了一系列举措,在实行公益一类事业单位财政供给、允许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突破现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的调控水平、完善医保和医疗服务价格、县乡村一体化建设等方面有了一定政策突破;落实行政村卫生室补助运行经费用于乡村医生购买基本养老保险,改善和保障村级服务运行,实现我省村医养老参保的历史跨越;开展乡村医生本土化人才培养,一批毕业学员通过乡村医生执业资格考试走上村卫生室工作岗位。
但是当前我省基层医卫人才队伍建设仍然存在一些短板,基层公共卫生专业人员不足,医疗专业技术力量薄弱,人才流失现象严重,村医老龄化,中医药人才在基层作用发挥有待加强等。
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南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农工党湖南省委会提出加强我省基层医卫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具体如下:
一、汇集各类资源形成人才合力
一是仿照大学生村官的做法,探索建立“大学生村医”相关政策制度,卫生管理部门组织城镇医疗机构每年确定一定数量的聘(录)用名额,面向“大学生村医”进行单独考试录用;二是以省为单位组织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选派医务人员,轮流到基层开展支援工作,担任“第一村医”;三是建立起医务人员晋升职称前到农村地区乡镇以下基层医疗机构服务制度,在晋升副主任医师前须到农村地区乡镇以下基层医疗机构服务1年,其中连续服务时间不得少于6个月;四是加大全科医生的培养力度,创新培训方式,探索开展学分制等模式,加快完善基层全科医师转岗培训的配套政策,提高参训学员培训期间的待遇和生活条件。
二、改善乡村医生待遇和保障机制
一是提高乡村医生特别是欠发达地区乡村医生的各项福利待遇系数;二是建立县域医疗集团,将乡村医生纳入县域医疗集团统一管理,实行集团管理、乡村使用的模式;三是探索建立适合乡村医生特点的医疗风险分担机制,采取县域内医疗卫生机构整体参加医疗责任保险,统一按一定比例提取医疗风险基金等多种方式有效化解乡村医生的执业风险。
三、大力培养基层实用的中医药人才
一是要完善中医药人才考核评价制度,制定适合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水平能力评价标准,建立健全中医药人才激励机制;二是大力推行中医药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支持有条件的职业技术院校开办中医医疗、中药材种植养殖、中药生产加工等专业,组织名老中医、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丰富临床经验的高年资中医药专家带徒授业;三是重点加强中医药传染病学科人才队伍培养,建设大学层面的中医传染病学科、中医传染病研究所,进一步加强中医药防治传染病经典挖掘、理论提升、教材编订、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
四、充分发挥好医保的导向作用
一是制定医保对多发病、常见病、康复治疗的约束性报销政策,引导参保患者到基层首诊、康复回基层,促进基层医生医疗水平进入良性循环;二是适当增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县域内基本医保基金中的年度预算支付总额,其增幅应高于当地医疗机构年度预算支付总额的总体平均增幅,保障基层医卫人员的工资待遇和发展需求;三是建立基于中医药疗法病种分值计算方法,平衡中西医疗法的价值差距,给予基层中医合理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