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陈松岭委员建议:加强地质勘查 提升资源保障能力 推动我省有色行业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组织处 作者:谢钦薪 时间:2022-01-15 11:24:36在湖南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上,湖南省政协常委、农工党湖南省委会副主委、湖南省自然资源厅一级巡视员陈松岭提交了《加强地质勘查 提升资源保障能力 推动我省有色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
陈松岭委员表示,我省是全世界有名的有色金属之乡,成矿条件优越,资源储量丰富,地域性分布明显,共、伴生矿产多,综合利用价值高,优势资源潜力大,曾为国家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过较大贡献。我省钨、铋、锑、萤石等 9 个矿种保有资源储量居全国之首。曾经,我省有色金属产业占全省GDP的22-28%,但近年来,囿于产业层次偏低、创新支撑不足、体制机制不顺以及资源环境制约等因素,我省有色金属产业在工业的占比逐渐下降;同时,我省有色金属矿产地质勘查的投入直线下滑,资源保障能力令人堪忧。
2021年12月22日,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张庆伟指出“湖南是‘有色金属之乡’,锑、铋、钨、镍、铅、锌等多种有色金属在全国具有优势地位,……要加强资源勘探、管理和开发,推进有色行业高质量发展”。推动有色行业高质量发展,资源保障是关键。为此,陈松岭委员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大有色金属找矿勘查的力度
虽然我省有色金属保有储量在全国仍占有优势,但地质找矿的周期很长,从发现找矿线索到探明可开发利用的资源,一般需要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由于种种原因,“十三五”以来,我省地质找矿的资金投入急剧减少,从最高峰省级财政年投入7亿元下降到每年数千万元,甚至是零投入;相应地,地质找矿项目越来越少,地质勘查规划难以落实。若长此下去,我省有色行业发展将面临资源缺乏的窘境,没有资源保障,我省有色行业的生存都会存在问题,更谈不上高质量发展了。因此,加大我省有色金属找矿勘查的力度,为我省有色行业高质量发展提高充足的后备资源保障,已是刻不容缓了。
二、打造高水平的地质找矿专业队伍
地质找矿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从事地质找矿的专业技术人员不仅要具备很高的理论知识和水平,还需积累大量的野外工作经验。一般说来,没有8至10年的野外工作实践,很难胜任地质找矿工作。尽管我省地质找矿队伍在全国居领先水平,但一段时间以来,由于整个地勘行业不景气,地质找矿人才流失现象相当严重。由于缺少地质找矿项目支撑,为了生存,不少地质找矿专业队伍只能寻找一些与找矿无关的简单项目来做,长此下去,这些地质找矿的队伍就会逐渐退化,很难承担起为我省有色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资源保障的使命。因此,我省应加紧制定相关政策,采取有效措施,为我省有色行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一支1500至2000人的高水平、专业化的地质找矿队伍。
三、加大省级财政对地质勘查的投入力度
由于对矿业和有色行业的认识不一致,不少地方政府“谈矿色变”,甚至将矿业“妖魔化”,导致各级财政对地质找矿的投入不断减少,甚至是“零投入”。矿产资源是工业的“粮食”,我国90%的能源和80%的工业原料均来自矿产资源,没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就没有工业,人类社会就只能退回到农业社会。我省有色行业对我省经济社会的发展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现在仍然是我省重要的传统产业和基础产业,因此,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培育壮大产业集群,提升传统产业,推进有色行业高质量发展,推动石化行业上规模上水平”的目标任务。我们要把对矿业的认识统一到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上来,切实加强对传统产业和有色行业的支持力度。建议省级财政每年从矿产资源出让收益中提取5%(不少于5亿元)作为我省地质勘查经费,以提升我省有色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资源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