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周恕委员:关于推动湘赣边区域人才振兴的建议
文章来源:组织处 作者:文武 时间:2022-01-15 12:27:142021年10月,国家发改委公布《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将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推进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重点在农村,关键在人才,特别是农村实用型人才。推动湘赣边区域人才振兴,将为示范区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湖南省政协委员、株洲市政协副主席、农工党株洲市委会主委、株洲市卫健委主任周恕认为推动湘赣边区域人才振兴面临以下困难和问题:
一是缺乏乡村工作专业人才。乡村工作专业人才不仅包括农业专业技术人才,也包括农村应用型技能人才、农村经营管理人才等。由于各种原因,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相比于其它乡村人才培养要完善许多,但大多数情况下也只停留在科学实验及大规模种养方面。我国是农业大国,在广大农村更多的是以家庭形式种养为主体的小农经济模式,“带头人”形式的高素质乡村人才普遍缺乏。
二是乡村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培养懂农业、爱农业、会经营的农村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应当是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抓手。但目前,各大高校即使是以农业类为主体的高校,也普遍以农业科技为主,少有农业技能和农村管理等应用型技能人才的培养专业,各职业技术学院或技师学院也少有培养农村人才的专业,且高职院校农业人才培养与最广大乡村所急需人才严重脱节。
三是乡村人才流失严重。农村人才呈现净流出现象,农村发展所需人才却得不到补充。由于农村青壮年常年外出,甚至村民自治都难以进行,村级组织难以有效发挥带头引领作用,又引起农民思想涣散,对农村发展失去信心。
为此,周恕建议:乡村振兴核心在“人才振兴”,以人才振兴推动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需要得到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
一要完善政策引人才。从政策、资金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柔性引才力度,引导一流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到湘赣边区域创新创业。鼓励支持大学生、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鼓励高层次人才投资创业,引导具有一定工作经验和专业技能的离退休人员返乡生活生产,在用地、资金方面给予倾斜支持。从省级层面统筹,建立覆盖湘赣边区域的统一的区域人力资源市场和信息服务平台,推动区域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职称评定等衔接互认,促进人才在区域内流动。
二要创新机制育人才。进一步加大对株洲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将株洲职教城打造成辐射湘赣边、具有影响力的产业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统筹省内高校招生培养计划,增加示范区农村订单定向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领域学生数量。加大跨省对接协调,推动人才培养跳出“一市一域”,形成湘赣边实用型人才联合培养机制,为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为湘赣边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鼓励新职农民、农创客、村社干部等参加“农业领军人才”专科、本科免费学历提升教育,对“土专家”“田秀才”参加专业技术职称和农民技术职称评审给予相应优待政策。
三要建好平台用人才。鼓励引导国防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省内重点高校、科研院所,在示范区设立产业科研教育平台,打造一批国家级的实验室、科研机构和科技领军企业。重点建设醴陵—湘东园区,支持攸县、茶陵、炎陵建设特色产业园区,在土地、招商、融资等方面给予更大扶持。
四要优化环境留人才。参照长株潭人才一体化政策,加强省级统筹,建立覆盖湘赣边区域的统一的人才服务政策。支持建立湘赣边神农谷人才研学疗养基地,依托神农谷景区优美的生态资源,制定市场化人才服务政策,为湘赣边区域高层次人才和有突出贡献的乡村振兴人才,提供优惠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