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工党湖南省委员会>履职建言>建言献策

【聚焦两会】省政协副主席张灼华、白丽琼委员联名:关于建立“第一村医”机制,筑牢基层卫生服务网底的建议

文章来源:办公室 作者:田地 时间:2022-01-17 20:45:34

 

医疗技术薄弱、医疗人才匮乏一直是农村居民面临的实际问题,群众就医难、就医远、就医贵现象难以得到实质性解决。近年来,为着力解决我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足、机制不活、积极性不高的问题, 省委省政府相继出台了《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湖南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湘办发﹝2015﹞38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湘卫发〔2018〕3号)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基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湘政办发〔2021〕79号)。我省农村医疗健康服务“网底”得到了进一步夯实。村医是村民健康的第一守门人,一名合格的村医能指导患者合理就医,省时、省力、省钱,还可引导医疗资源有序流动,提高医保资金的使用效率。一村配备一名村医”是按照1千人口1村医的要求,但因合村并镇,大多村覆盖人口为4~5千人,显然村医数量不足制约了农村医疗健康服务能力的进一步发展。自2017年“第一村医”服务模式先后在山东淄博市、陕西省铜川市和山西省长治市推行并获得成功经验,既弥补了乡村医生存量不足,又能实现村民在家门口可得到上级医院乃至城市大医院的专家服务,有效解决看病不方便、不及时、不彻底的问题。为了实现国家和我省关于基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省政协副主席、南华大学校长、农工党省委会主委张灼华联名农工党省委常委、湖南省结核病防治所副所长、湖南省胸科医院副院长白丽琼建议建立长期化、成批次的“第一村医”工作机制,具体措施如下:

一、选派对象:从二级以上医疗卫生单位选派中级职称优秀年轻医生,组团式分批到医疗服务能力和医疗基础设施建设较弱的村开展帮扶工作,1年为一个帮扶周期。

二、工作职责:(1)宣传卫生健康政策。解读卫生健康政策,传播健康素养知识;(2)参与传染性疾病的防控,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农村医疗防护能力相对薄弱,守护好疫情防控最后的、最薄弱的“一公里”。(3)关注重点人群,助力健康扶贫。对贫困人群、重度残疾人、孤寡老人开展上门和随访服务,以及健康巡诊和健康指导。(4)促进基本医疗与基本公卫相互融合。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基层基本医疗、基本公卫相互促进发展,提升广大人民群众享受14类55项免费基本公共卫生项目服务水平。(5)助力村卫生室标准、信息化建设,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6)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主动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使村民得到更好的医疗保障;(7)带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实现村医与派出单位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依靠派出单位后援组团帮扶效能,建立绿色通道,畅通双向转诊机制。(8)建立“医教学传帮带”长效帮扶机制。以需求为导向,通过技术支持、人员培训、管理指导等多种方式,加大常见病、多发病及中医中药等适宜技术的推广。

三、政策保障:参照援疆援藏扶贫的相关保障政策,“第一村医”任职期间,原单位的各种待遇不变,不影响正常的职务晋升和调资。派出单位每月给予派出人员固定生活补助,并提供5000元办公经费。“第一村医”工作经历作为农村基层工作服务经历记入个人档案,经考核表现优秀者,在职称评审、岗位聘用等方面给予优先推荐和聘用。在完成1年任期并与下一任选派的“第一村医”做好交接工作之后,仍回原单位工作。

四、考核评估。采取督导、明查暗访和全面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定期对“第一村医”的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和绩效评价,并建立奖惩机制。

精彩专题
  • 农工党湘潭市一医院支部组织开展“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观影活动

  • 农工党郴州市桂阳活动组赴邓华故居开展“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活动

  • 最新推荐
    热点排行

    版权所有:中国农工民主党湖南省委员会
    地址:长沙市岳麓区潇湘中路70号 邮编:410007 联系电话:0731—88880686
    湘ICP备050194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