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王爱民代表:落实强省会战略 支持长沙加快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议
文章来源:参政议政处 作者:唐雯静 时间:2022-01-18 15:47:08在湖南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上,省人大代表、农工党党员、长沙市第一医院神经医学中心首席专家王爱民提出《落实强省会战略 支持长沙加快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议》
省十二次党代会首次旗帜鲜明提出“强省会战略”,支持长沙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王爱民代表认为:长沙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落实强省会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施扩内需战略、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是顺应消费发展新趋势、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关键之举。
一、“底子”怎么样?
一是有热度。2021年长沙夜经济全国排名前三、入围“五一”黄金周十大热门旅游城市,五一商圈、阳光100凤凰街入选“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二是有温度。贴近人民生活需要,《2021中国城市便利店发展指数》长沙名列全国第二。三是有力度。已出台《长沙市创建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暨长沙市消费升级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开展促消费活动800余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5100亿元,占全省1/3,同比增长15%;前三季度社零总额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居第九位、增速居第五位。
但与北京等城市比较还有差距:一是政策“精准化”不足。近年长沙获得的省级消费促进资金年均规模约2000万元,规模相对不大、支持面较窄。2021年省市商贸促进资金(不含农贸市场建设资金)总额约为北京的40%、武汉的39%。二是市场“高端化”不足。国际范还不够凸显、服务体验不够多元、数字化引领不够深入、高端消费持续外流。三是监管的“规范化”不足。近期预付卡、商业特许经营等领域纠纷明显增多,虚假宣传、价格欺诈、食品安全等隐患客观存在,消费信用体系建设有待完善。
二、“路子”怎么走?
为营造国际一流消费环境,推动长沙加快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王爱民代表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统筹“政府、市场、企业”三大主体。省级层面制定出台“一揽子”支持政策,每年安排省级财政资金预算5000万元,并指导、安排长沙市、各区县配套;指导并支持长沙申报国家消费中心城市、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等国家级荣誉。对五一商圈建设等重大项目省市联动,根据企业和项目发展需要“一企一策”“一事一议”精准支持。
二是统筹“文旅、会展、康养”三大关键。深化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建设,支持省博物馆、烈士公园“馆园联动”,做强文旅消费。以中非经贸博览会、博鳌亚洲论坛经安会为契机,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会展名城,做大会展消费。发挥湘雅等省级医院国际医疗服务能力,支持建设国际医疗健康城,做优康养消费。
三是统筹“生产、流通、消费”三大环节。支持和指导以“1+2+N”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为抓手,做强消费实力。支持长沙集中搭建湘绣、湘瓷、湘麻(服装)等传统特色产品生产、展示与销售平台,进商场、上平台、入驻特色主题街区、进驻机场免税店,拓宽销售渠道。指导长沙加强空港、高铁、地铁、公交等交通枢纽的协同管理,提高省内外主要城市与长沙之间接驳和换乘的便捷度,支持推进五一商圈等主要商圈的智慧交通系统建设。
四是统筹“品牌、品位、品质”三大保障。着力打造品牌。指导长沙利用“中国品牌日”等国字号平台,提升湖湘品牌档次。做强“首店经济”,打造国金中心“首店经济集聚区”;着力提升品位。发挥影视湘军优势,加大对长沙“国际范”衣食住行、演艺、展览等各类消费场景及消费活动的宣传,强化长沙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形象。着力增强品质。支持发展共享消费、定制消费、“智能+”服务消费等新模式;探索资本运作方式,孵化一批本地网红品牌,构建特色鲜明的IP生态体系。
五是统筹“商圈、街区、地标”三大载体。支持建设以五一广场为核心的千亿级商圈,培育建设梅溪湖、湘府消费中心等百亿级商圈,打造“大商圈”。支持长沙培育一批美食街、酒吧街、金融街、非遗展示街、网红街区等特色消费街区,打造“强街区”。加快创新型商业综合体建设,支持华润置地中心商业综合体等项目建设,打造“新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