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王爱民代表建议:推进知识产权证券化助力我省“三高四新”战略实施
文章来源:社会服务处 作者:王晓光 时间:2022-01-18 16:05:31在湖南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农工党党员、湖南省人大代表、长沙市第一医院神经医学中心首席专家王爱民提出,推进知识产权证券化,助力我省“三高四新”战略实施。
王爱民代表介绍,截至2021年10月,先后有北京、深圳、广州、上海、佛山、苏州、烟台、南京等多个省市,共计发行44支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融资规模上百亿,为中国知识产权证券化探索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虽然知识产权证券化在整个资产证券化市场中所占的份额还很小,但已经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充分体现了知识产权与产业发展的内在契合性。
王爱民代表说,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南提出的“三高四新”战略部署,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和地市密集出台了《湖南省金融服务“三高四新”战略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等15个文件,从各个层面和领域引导各类要素协同集聚,助力“三高四新”战略实施。作为重要的金融创新,知识产权证券化对于促进这些政策的落实,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政策链、服务链深度融合,助推湖南实体经济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统揽作用。
“十三五”期间,全省知识产权质押合同登记927笔,质押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4483件,质押融资登记金额从1亿元上升到41.9亿元,累计金额超过125亿元,发放专利权质押银行贷款评估费补贴2500余万元。全省拥有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城市、园区8个,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建设试点示范县市区13个,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168个,长沙市全面完成国家首批知识产权运营体系建设重点城市建设任务,构建了知识产权运营的“长沙模式”。另外,2019、2020两年资助近5000万元支持开展了一批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密集型产业培育、地理标志运用项目。湖南适合证券化的知识产权已初具规模,为银行(金融)“脱虚向实”,提供了良好机遇。
为进一步推进知识产权证券化,王爱民代表建议:
一是在湘江新区开展知识产权证券化先行试点。建议在湘江新区强化知识产权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推动构建以知识产权为纽带的协同创新机制,发挥专利信息对产业规划和企业经营的指导作用,建立以运用为导向的高价值专利培育机制,以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集成电路、智能装备、节能环保、新材料等专利密集度较高的产业为重点方向,围绕重点优势产业和重大科技创新项目,支持企业加强专利布局,开展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培育,加强关键领域自主知识产权创造和储备,形成一批高价值、高质量专利组合,助力关键核心技术和“卡脖子”技术攻关。
二是在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试水影视版权证券化。马栏山视频文创园作为全国版权示范园区(基地)。入园企业2000余家,完成版权登记14180件,版权确权约81万件。版权交易1.16亿,帮助园区企业和光传媒版权质押融资3000万元,与华为合作打造音视频技术研发中心“云上栏山”,打造基于区块链存证的版权确权功能优版权服务平台。建议马栏山视频文创园借鉴北京文创证券化产品经验,率先试水影视剧版权知识产权证券化,探索知识产权助推文创产业发展的有效路径。
三是出台专项政策扶持知识产权证券化试点工作,探索实现知识产权证券化可复制可推广的湖南模式。一是设立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统筹团队。建议先期引进如北京中金浩或新加坡IP WEEK这样的有经验的专业化知识产权评估运营机构(前者参与了国内目前80%的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发行,后者主要参与了广州项目的发行),让具有优质信用的机构在知识产权运营中发挥作用。二是明确税费补贴问题。建议相关部门专题研究知识产权证券化过程中的税费补贴问题,借鉴其它地方的成功经验,通过贴息、费用补贴、给予奖励或资助等手段,降低企业和原始权益人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成本。三是将知识产权证券化纳入质押融资。建议将知识产权证券化同样纳入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支持政策,运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池(“两金”)对知识产权证券化实施风险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