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工党湖南省委员会>履职建言>建言献策

【聚焦两会】汪志红代表:关于探索建立计生特殊家庭关怀机制的建议

文章来源:组织处 作者:文武 时间:2022-01-18 16:29:02

通过对计生特殊家庭人员进行走访调研中发现,计生特殊家庭人员目前普遍面临异常艰难的困境,已成为当前社会的痛点和泪点

一、基本情况。

以常德市鼎城区为例。鼎城区2021年共有计生特殊家庭2251人。其中独生子女死亡人数1184人,独生子女伤残805人,手术并发症对象262人。目前,特别扶助补贴标准:独生子女伤残家庭每人每年发放8400元,失独家庭每人每年发放1.02万元,失独家庭第一年一次性发放每人5000元(一个家庭1元)手术并发症每人每年发放3240元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

1.精神情感缺乏慰籍。对失独家庭来说“常回家看看”是一种奢望,“佳节团圆”是一种幻想。一些失独家庭因子女提前离去,生活失去目标和奔头,有的长期以泪洗面,有的沉迷于酒桌牌桌寻求解脱,他们还有一部分丧偶和离异,长期孤独自闭,极易形成抑郁等疾病,甚至精神失常。灌溪镇养老院就有一名失独母亲,因承受不住丧子之痛的打击,从此精神失常,每日把养老院吃饭的碗塞进胸口衣服里面。

2.生活起居存在四难。计生特殊家庭人员,由于缺乏自理能力、缺乏收入支撑等原因,很难入驻养老机构,大多居家生活。一是三餐难。鼎城有97名失能人员,处于瘫痪、半瘫痪、智障、慢性病缠身和年老体衰、无力自理等全失能状态,一日三餐需要有人照顾。二是“就医难”。大多数人独居在乡下缺乏照护,如果生病发现不及时,生死分秒间,极可能因得不到及时救助而发生意外。三是“生活难”。计生特殊家庭人员每年有几千到1.02万元的特别扶助补贴收入。但这样的水平,对全失能病人而言,犹如杯水车薪,加之他们中还有些人因救治孩子而负债累累,独生子女伤残的还要终生照顾子女,操心伤残子女今后的生存问题,生活更为艰辛。手术并发症的家庭很多都导致失能,自身瘫痪等,很多还要终生服药,长期承受病痛的折磨,苦不堪言。四是“诉求”难。目前,各级还没有明确规定那个部门协调解决计生特殊家庭群体的困难,设置该群体的一些合理诉求得不到及时申诉,存在维权难的问题。

习近平主席在全国计生协“八代会”上要求我们计生协围绕“六项重点任务”:宣传教育、生殖健康咨询服务、优生优育指导、计划生育家庭帮扶、权益维护和流动人口服务积极开展工作,为计生家庭服好务。鼎城区做了大量工作:重大节假日慰问(元旦春节慰问、5.29会员日活动、母亲节慰问贫困母亲、7.11世界人口日开展宣传及服务活动、金秋助学)、为特殊家庭购买健康保险、发放住院护理补贴,以及建立“暖心家园”示范点,为计生特殊家庭提供生活服务、心理慰籍等,但这些还远远不够解决这一群体面临的实际困难。

为此,省大人代表、农工党党员、常德市第四人民医院骨科主任汪志红建议:

1、省级财政进一步加大对这一群体的生育关怀资金倾斜;

2、省计生部门推广先进地区经验,实行“居家养老”服务模式。财政打卡发放服务费用,通过购买家政服务,为居家养老对象提供日常照料、健康护理、心理疏导、节假日陪伴等服务;

3、省直相关部门联合调研,研讨制定出合理的机制,解决该群体面临的主要困难;

4、提档升级乡镇敬老院、建设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引进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完善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等,不断完善农村计生特殊家庭困难老人服务体系。

精彩专题
  • 农工党湘潭市一医院支部组织开展“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观影活动

  • 农工党郴州市桂阳活动组赴邓华故居开展“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活动

  • 最新推荐
    热点排行

    版权所有:中国农工民主党湖南省委员会
    地址:长沙市岳麓区潇湘中路70号 邮编:410007 联系电话:0731—88880686
    湘ICP备050194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