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汪志红代表:加大对基层卫生机构扶持力度
文章来源:组织处 作者:谢钦薪 时间:2022-01-18 16:43:12基层卫生机构在我国医疗卫生防疫体系中所占的位置非常重要,基层卫生机构承担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两方面的职能,不仅在针对广大基层群众多发病、常见病进行基本治疗,而且在公共卫生防疫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再一次凸显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疫情防控中的“关口”作用。
然而,现在很多基层卫生机构的现状是:技术人员不足、技术水平偏低,诊疗设备缺乏落后,在人员待遇方面,由于业务能力不强,总体收入不高,人员待遇不高,年青的高学历医务人员引不进来,引进来了也不容易留住,使原本就青黄不接的医务人员状态雪上加霜。在业务收入方面,基层卫生院近年来业务呈下滑趋势,近一年来,因为疫情持续、老百姓收入下滑、医保政策调整、五保户贫困户报销政策调整、政府投入减少等多方面的影响,基层卫生院的收入下降更为明显,有些卫生院就连基本工资发放都有困难。
以常德市鼎城区为例,很多卫生院技术人员严重不足,空编率近40%,设备配置明显落后,全区39家基层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有DR的只有18家,配备有彩超的只有27家,配备全自动生化仪35家。其中有的卫生院生化仪还是十几年前的产品,有些卫生院基本的照片设备还停留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水平。 彩超、DR、全自动生化仪等常用专业设备都还不能实现全覆盖,更不用说胃、肠镜、C臂等专科设备了。
近年来,随着医共体建设的加强,给基层卫生院带来了一丝曙光,很多基层卫生院技术人员不足的情况随着上级医院技术人员的到来暂时有所缓解,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却是,上级医疗技术人员来了,却没有必要的设备,很多治疗项目、手术因为设备的缺失无法开展,一些卫生院基本设备都没配齐,更不用说专业设备了,所以很多时候陷入了一种“巧妇难为无米这炊”的局面,更多的时间医共体的建设停留在门诊、查房、教学,对基层卫生院业务的发展作用不大,往往只起到了象征性的意义。对于设备的购置,由于政府投入不足,很多卫生院医疗设备不能配置到位,很多卫生院已经没有了自身造血功能,不可能依靠自身收入进行设备更新和购买。因此在设备的投入方面的不足就摆在了首要位置。
针对上述情况,省大人代表、农工党党员、常德市第四人民医院骨科主任汪志红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大对基层卫生院设备的投入,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标准,在设备配备、特殊检验检查等方面达到国家有关建设要求。对基层卫生院进行设备投入时,要有针对性,对补弱,补短板,对发展较差技术力量薄弱地区的基层卫生院要予以重点支持。
二、加大加快医共体建设,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基层卫生组织又恰恰错过了发展的黄金时期,现阶段,要靠他们自身的力量培养技术人员非常困难,最好的出路在于借助医共体建设,依靠上级医院的技术力量,一边技术指导,一边传帮带,因此在现阶段,医共体建设是对基层卫生组织最好的助力,要有具体措施对医共体建设进行推动和考核,也要有相关的政策和资金对医共体的建设进行保障。
三、政府加大投入,落实基层卫生机构的一类事业单位财政保障。2021年12月27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布《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基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湘政办发〔2021〕79号),文件中第九条明确提出:建立稳定的经费投入和补偿机制;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公益类事业单位,实行公益一类事业单位财政保障。健全完善相关保障机制和补偿机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所需基本建设、设备购置等发展建设支出,由政府根据公共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统筹安排。各地财政和卫生健康部门要按政策规定落实人员经费和单位正常运行经费。这项政策如果能够得到全面落实,将对基层卫生机构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