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龚振湘委员:大力推动强省会战略,提升湖南省智能制造服务水平的提案
文章来源:参政议政处 作者:胡鹏 时间:2022-01-19 16:33:34
省政协委员、农工党湖南省委会副主委龚振湘说: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方向,也是我省践行“三高四新”战略的重要抓手,在“十三五”期间,我省智能制造建设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是我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制造已经成为推动我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去年11月25日,在我省十二次“党代会”上首次提出实施“强省会战略”,通过“强省会战略”的实施,在“十四五”期间将形成以省会长沙作为产业龙头,全面支持和推动我省智能制造快速发展的局面,加快我省由点、线到面的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体系的构建,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率先打造国家级智能制造先行区。
“万山磅礴必有主峰,龙衮九章但挚一领”,省会城市作为区域内行政资源、人才资源、科技资源、金融资源等发展要素的集中承载地,作为省域发展引擎方面,有着先天优势,长沙市作为我省智能制造的领头羊,全面提高智能制造系统综合集成供应商的能力水平,提升智能制造服务水平,能够对全省的智能制造发展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加快我省开展高水平智能制造项目建设、及时完善智能制造评估标准,对我省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湖南省及省会长沙市智能制造发展现状
我省在“十三五”期间共有16个项目列入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27个项目获批国家智能制造标准化和新模式项目,数量分别居全国第六和第七位,项目总数位居中部5省第一位。其中省会长沙市获批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13项,占全国获批项目总数的4.3%,占湖南省获批项目总数的81.3%;获得智能制造标准化和新模式项目14项,占湖南省获批项目总数的51.8%,是我国中部地区获得国家级智能制造项目最多的城市,在全国仅次于北京、上海、重庆三个直辖市,位居全国第四位、省会城市首位。
省会长沙市在我省的优势地位明显,发展速度快、质量好、水平高,长沙市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获批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市级智能制造试点企业从2019年的668家增长到2020年的1041家,增幅高达55.8%,企业建设意愿强、发展速度快、技术水平高,一大批企业在建的智能制造项目已经达到或超过国家智能制造专项项目建设标准,具有非常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十分重要的示范价值,继续强化省会智能制造优势地位有利于我省开展智能制造的深入应用和全面推广工作。
二、湖南省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现状
作为为智能制造建设服务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对智能制造的发展速度的快慢和建设质量的高低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目前符合《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规范条件》的国家级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全国共三批131家企业,其中我省仅有省会长沙3家企业入选,分别是: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长沙长泰机器人有限公司,数量仅占全国总数2.3%,如此数据与湖南省和长沙市智能制造发展水平在全国的地位相比较,完全是不对称、不匹配。
在全国131家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中有近30家具备完整的智能制造工程整体设计建设全过程服务能力的综合集成供应商,不仅在软、硬件方面具有系统解决能力,同时能为企业智能制造项目提供全过程的咨询、设计、工程建设、运营管理等服务,而我省入选3家中,仅有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1家,且仅在部分行业领域具备完整的智能制造工程整体设计建设的全过程服务能力。
从“十三五”期间我国智能制造建设项目总体来看,由具备完整的智能制造工程整体设计建设的全过程服务能力的综合集成供应商主导实施的智能制造项目,其项目质量、项目成本和项目成效都明显高于仅具备硬件集成、软件集成或同时具备软硬件集成的供应商实施的项目。显而易见,以具备完整的智能制造工程整体设计建设的全过程服务能力的综合集成供应商主导,联合软硬件系统集成商进行智能制造项目建设的模式将会成为“十四五”期间乃至未来长期智能制造项目建设主流方向。
我省也推出了湖南省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推荐目录,根据相关遴选条件入选企业共三批126家,其中省会长沙90入选家,占全省总数的71.4%。126家供应商中,具备综合集成能力的供应商仅有长沙市智能制造研究总院等31家,能够开展完整的智能制造工程整体设计建设的全过程服务能力的综合集成供应商仅有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等5-8家,难以满足我省快速增长的高水平智能制造项目建设的需要,需要加快培育高水平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提升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的全过程服务能力与技术水平。
三、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的重要性
智能制造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仅是简单的软硬件集成,更包括企业智能制造体系的顶层设计规划,以及水、暖、动、电、气、网络等传统基础设施的数字化与智能化建设、工程建设过程的数字化管理,以及整个工程的完整数字孪生模型的设计与建设。单项的软硬件集成供应商可以在软件、设备等某一个或几个方面做到优秀,但对于整个工程的系统化建设和运营,特别是作为智能制造系统核心的赛博物理系统(CPS)设计与建设,只有具有丰富工程设计建设经验和具备完整的智能制造系统整体设计与建设的全过程服务综合集成供应商才能进行全面的系统设计和整体把控,才能让智能制造项目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与智能制造建设企业的生产工艺完美契合,发挥出各个系统的最大的效力,进行智能制造系统有效协同,而不至于在项目中出现由于各系统的协同问题造成1+1<2的局面。诸如我市楚天科技的高端生物医药机器人及装备智能制造新模式项目等优秀的国家级智能制造项目都是由实施企业牵头,通过具备综合集成能力的供应商主导建设进行的。
此外,智能制造综合集成供应商还肩负着为地方企业进行智能制造诊断和评估的职能与责任。“标准先行,规范引领”是智能制造项目建设中的一条重要准则,除了国家层面的顶层标准外,我省的产业有我省的特色,结合我省产业特色,在国家标准的指导下,制订我省制造业企业适用的智能制造体系建设标准和规范对我省智能制造建设将会起到非常广泛的指导和规范作用,按照标准和规范对我省制造业进行诊断与评估,引导企业智能制造建设的方向,将会为我省的智能制造发展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因此,充分依托“强省会战略”,利用省会长沙市比较优势,集聚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要素,着力培养具有综合集成能力的智能制造系统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提升智能制造服务水平将是未来我省开展智能制造建设的重要工作。
龚振湘委员建议:
1、充分利用“强省会战略”契机和长沙市智能制造在全国的优势地位,结合湖南省“三高四新”战略,积极引进外来资金(投资)、推动整合本地和外部优势资源,对外部投资支持长沙市智能制造服务水平提升的项目给予资金、税收、场地等政策支持,同时根据规模大小并给予一定奖补支持,加大吸收外部投资的力度,助力省会长沙市智能制造服务水平的提升。
2、政府牵头相关设计院所制订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实施能力评估相关指导性文件,并推出一系列奖补政策,促进我省智能制造系统集成供应商资源整合,推动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长沙市智能制造研究总院、中国轻工业长沙设计院等具备综合集成能力的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提升智能制造服务水平,加快《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规范条件》能力建设,尽快入围国家级供应商推荐目录,提升智能制造服务水平的层次。
3、制订一系列资金奖补和优惠政策,支持和鼓励省会长沙市优秀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通过设立分支机构、合资建设、联合建设、全资收购等多种方式积极参与和支持我省其他地级市智能制造系统集成供应商建设,以省会总部为依托,全面带动我省智能制造系统集成供应商的服务水平。
4、充分发挥湖南省智能制造协会、湖南省机械工业协会等行业协会的作用,依托其省内外行业资源优势和驻地长沙的便利,推动省会长沙市和地级市高水平智能制造系统综合集成供应商对外输出,促进我省智能制造服务能力和口碑与我省智能制造在全国的重要地位相匹配。
5、政府制定相关指导文件,推动5G技术进驻制造园区,为智能制造推进建设好基础设施,做到产业园区5G全覆盖,从而推动技术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