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欧阳德群代表:建议加快补齐“一老一小”服务供给短板
文章来源:社会服务处 作者:王晓光 时间:2022-01-19 16:36:57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调查显示,全省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296.95万人、占19.52%,60岁及以上人口为1321.13万人,占19.88%(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984.21万人,占14.81%)。与2010年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1.90个百分点, 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34个百分点。数据表明,我省少儿人口比重回升,同时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如何大力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托幼,已经成为减轻家庭负担、有效提高女性就业率和生育率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如何确保412万低保、特困、孤儿、残疾人、高龄老人等特殊群体“老有所养、幼有所育”,是政府和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问题。在湖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湖南省人大代表、永州市政协副主席欧阳德群建议:加快补齐“一老一小”服务供给短板。
欧阳德群代表认为,我省“一老一小”服务供给短板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是基础设施有短板。原有的农村敬老院基础设施条件仍相对较差,有的是在小学、村委会等原有设施基础上改造建成的,养老服务承载能力有限。民办养老机构发展不足,财政扶持力度不大,普遍存在经营规模小、安全隐患大等问题。个别民办养老机构非法集资问题还没有彻底处置,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
二是后续运营有难处。在养老服务方面,整体投入不够,特别是农村敬老院项目建设上,县市区财政资金支持有限,运营经费与人员经费配套不够,导致部分敬老院运转困难。在儿童福利方面,资金主要依靠中央和省里支持,各市州、县市区普遍存在财政经费配套不足问题,部分县市区的村(社区)儿童之家,缺乏稳定的管理运行经费,难以维持正常运转,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社会效益。
三是队伍素质有差距。养老服务专业化队伍建设处于起步阶段,缺乏专业型管理和服务人才,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与实际需求还有较大差距。儿童福利机构工作人员普遍存在年龄偏大、文化素质不高、专业技能缺乏等问题,加之工资待遇偏低,队伍不稳定。
根据目前存在的问题,欧阳德群代表提出了如下建议:
一是加强统筹规划。切实抓好“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和“十四五”养老服务规划落地实施,根据 “一老一小”的人员数量和分布状态,规划设计符合需要的机构和设施,满足“一老一小”事业发展需要。在养老服务方面,抓好乡镇区域性中心敬老院项目建设,每个县区选择相对集中、辐射范围合理的位置规划建设2至4个区域性中心敬老院,满足特困供养人员兜底养老服务需求;抓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布局,按照“立足实际,需求导向,合理布局,综合利用”的原则建设完善老年人活动场所,有效落实新建住宅小区配套建设居家养老服务用房“四同步”政策;充分利用农村现有设施资源,优化改善农村养老设施设备条件,不断增加农村养老服务有效供给。在儿童福利方面,县市区未保中心要明确专门编制或安排专门人员负责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并配套一定的工作经费;充分结合乡镇社工站建设在全市所有乡镇挂牌成立乡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做实做强基层未成年人保护救助平台。
二是加强资金筹措。强化上争外引。积极向中央争取项目和资金,进一步加大养老服务和儿童福利项目建设力度,补齐基础设施短板;进一步加大“放管服”力度,支持有实力的养老服务企业特别是国企进入养老市场,提升社会化养老水平。强化财政配套。省本级和各地财政要加大资金配套和支持力度,保障养老服务和儿童福利项目建设和运营需要,确保“一老一小”事业高质量发展。强化资源整合。各级民政部门要充分配备资源,确保福彩公益金的55%用于养老服务,满足养老服务事业发展需要;发挥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整合民政、教育、司法、妇联、团委等部门资源,在儿童之家示范建设、家庭教育、未成人权益保护方面打造特色亮点。
三是加强人才培训。在养老服务方面,建立完善省、市、县和机构四级培训体系,坚持定期培训和常态培训相结合,不断加大培训培养力度,确保养老服务从业人员上岗前必须完成培训任务;加强职业培训力度,引导在湘职业院校开设养老服务专业教育,探索定向培训机制,不断优化养老服务人才队伍结构,提升养老服务人才队伍素质;加快出台养老服务人才的激励政策,参考社区医务人员提升护理人员待遇。在儿童福利方面,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确保每年对乡镇儿童督导员和儿童主任进行全覆盖培训到位,同时加强日常线上培训指导,确保基层工作人员及时掌握最新的政策和工作要求,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