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工党湖南省委员会>履职建言>建言献策

【社情民意】建议运用“延”“调”“变”“跟”四类举措,建立健康托底防止返贫长效机制

文章来源:农工党常德市委会 作者:陈钰 时间:2022-04-11 16:15:55

近年来,各地积极落实和出台了一系列健康扶贫政策,相关举措有效促进了贫困人口看得了病、看得起病问题的解决,成效显著,贫困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十分明显。在脱贫攻坚收官之后,各地还应如何建立健全防止返贫的长效机制?

一、存在的问题

(一)特困户自救无力,需政府长期兜底。低保户、重病户、重残户和五保户等扶贫对象,一无生存之法、二无抗病之体、三无自救之念,政府的救助是他们生存下去的希望。

(二)边缘户保障单一,极易左支右绌落“新困”。人均年收入仅5000元的边缘易致贫户,很容易受到收入骤减或疾病困顿左右。这一群体急需得到政策上的扶持,他们的问题不有效解决,就会影响各地脱贫攻坚成果的稳定性。

(三)基层医疗机构运转保障困难较大。尽管国家明确乡镇卫生院为公益一类保障管理的事业单位,但各地基于自身财力,保障很不平衡,少的人均仅有四五千元。保障水平整体偏低,多数乡镇卫生院负债运转。

(四)医保基金平稳运行需政策护航。部分地区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数减少,加大了未参保群众医疗保障的风险。同时,城乡居民医保基金年度收支余额下降。基层医疗机构普遍反映医保“定额包干”指标非常有限,报销额度仅够维持半年时间,且无法及时结算。

二、相关建议

(一)“延”——延续经验做法。

1、政府职责需要延。健康扶贫是回应民之所盼的战略性民心工程。因此,各地政府要继续完善“市负总责、县为主责、部门担责”的责任体系;同时,各部门要厘清权责,分工协作,落实好“四个不摘”。

2、保障政策需要延。延续健康保障政策就是延续弱势群体对生活的希望和对党委政府的信心。要把参保补贴等好政策继续推行下去,如五类健康弱势群体的现行参保补贴和住院报销保障、健康随访等。

3、典型做法需要延。总结推广各地积累的经验做法。如全面科学推广大病二次报销等。建议如非贫困重病户、突发重病边缘户等,两年内自付费用达到1-3万元的,分不同档次给予不同比例报销。同时,建立和完善大病综合保障体系。

(二)“调”——调整保障措施。

1、调整大病报销比例,引导基金“抓大放小”。将建档立卡贫困户非大病县内住院综合报销比例降为全省统一标准85%。将贫困户和五类健康弱势群体的县外大病住院综合报销比例均调至80%,引导医保资金由多用于治小病常见病,向注重救大病的方向调整。

2、调整保障方式比重,减轻财政资金压力。建议对重点人群加大社会化保险比重,如在建档立卡贫困户“六道保障”中加大特惠保比重,同时,构建几大险种的立体保险体系。

(三)“变”——转变救治重心。

1、预防优先,防治并重,由重“治”向重“防”转变。基层医疗机构要从以基本医疗为主,逐步向以基本公卫为主转型,指导群众防止未病变有病、小病变大病、慢病变恶病。

2、完善大病救助政策,由“特供”向“普惠”转变。建议建档立卡户、重病户、重残户向低保户转型,加大对这些重点人群的救助保障力度;对贫困边缘户发生大病的,将确诊之日起至纳入重点救助对象之间的住院费用进行追补;对普通人群发生大病后自付费用超过当地上年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且家境一般的对象,进行专项救助。

3、加大信息化建设和运用,由“人员跑腿”向“数据跑路”转变。统一使用国家基本公卫服务3.0系统,完善公卫监测预警体系,让医务人员从表格中解放出来。同时,强化我省“健康扶贫管理系统”的运用,实现数据共享与安全共享。

(四)“跟”——跟进政策落实。

1、加大投入,落实保障。首先,落实乡镇卫生院公益一类保障。建议六类特殊群体产生的医保报销费用不占用医保“定额包干”指标。其次,保障基层医务工作者待遇,巩固乡镇卫生院配备2名医生的全覆盖。第三,完善家庭医生服务保障。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

2、多措并举,探索发展。建议促进落实分级诊疗政策,建立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同时,及时推进医养结合。支持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利用现有的医疗资源和空置病房,开展多种形式的养老服务。参照民营养老机构的标准,对其给予政策扶持。

精彩专题
  • 农工党湘潭市一医院支部组织开展“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观影活动

  • 农工党郴州市桂阳活动组赴邓华故居开展“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活动

  • 最新推荐
    热点排行

    版权所有:中国农工民主党湖南省委员会
    地址:长沙市岳麓区潇湘中路70号 邮编:410007 联系电话:0731—88880686
    湘ICP备050194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