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工党湖南省委员会>省委动态

聚焦两会 | 农工党湖南省委会建议:强化医防融合 筑牢基层网底 促进公共卫生服务提质增效

文章来源:社会服务处 作者:王晓光 时间:2023-01-11 18:32:44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新十条”,出台新冠感染“乙类乙管”方案后,疫情防控进入后疫情时代。三年来,我省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经受了冲击与考验,为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为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更好的实现健康中国战略,保障人民群众的公共卫生健康安全,加快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意义重大。

农工党湖南省委会总结了我省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疫情防控方面的做法和经验

一是高规格谋划推进。新冠感染“乙类乙管”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各级各部门围绕“保健康、防重症”,全力以赴做好医疗救治工作,确保防控转段平稳有序。

二是高水平统筹防控。加强疫情研判,因时因势调整施策迅速扩充医疗救治资源,实现公立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覆盖,开设互联网医院专区,开发重点人群健康服务信息系统,向全省60岁以上老年人和3岁以下儿童免费发放防疫健康包

三是高质量狠抓落实。科学精准处置聚集性疫情,G2190次列车疫情处置获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肯定,服务全国大局,以最小的代价实现了最大防控效果;及时印发新冠病毒感染分级诊疗、分类救治和急危重症患者转诊等方案,统筹调度重点药品供应开通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应急备案绿色通道,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农工党湖南省委会调研发现,目前我省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是决策指挥机制专业不强。目前公共卫生决策主要以应急性、部门性和临时性决策为主,缺少前瞻性决策和发展战略规划,缺乏科学、整体、宏观和长效的决策机制,市州缺少复合型、灵魂性专业人才,难以形成权威科学的专业性指导意见,决策效率与应急处置要求不匹配,应急预案实操性不强,缺少平战衔接、转换有序的指挥决策机构。疾控部门与医疗机构之间缺少对关键数据信息的沟通和共享,省、县综合医院公共卫生职责不明,与疾控机构不能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协调互动,造成医防割裂。

二是公共卫生服务投入不够。“公益一类”财政政策未落实,大部分基层医疗机构为“公益二类”。疾控、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业务用房、实验室硬件不能满足需求,缺乏尖端检测仪器。医疗救治资源不足,全省传染病专科医院数量少,全省ICU床位约1.4万张(含可转换床位),远未达到总床位3-8%、定点医院10%床位的要求,呼吸机特别是ECMO等高端仪器普遍短缺;发热门诊、预检分诊设置不规范。公卫信息平台支撑滞后,卫生健康信息系统条块分割,各信息系统的命名和数据结构均不相同,互不兼容,信息无法共享。

三是公卫人才队伍能力滞后。目前全省疾控中心人员编制同人口比例约为万分之1.47,远未达到规定的1.75要求。公卫领域领军人才缺乏,全省ICU医师、执业公卫医师严重不足,远远不能满足重症患者的救治及流调等需求。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偏弱,临床技术人员紧缺、专业技术水平不高、人才流失断层,医、防割裂的服务模式普遍存在,“医防一体”功能难以发挥,基层“哨点”“守门人”作用不断下降,不能满足当前公共卫生安全治理要求。

为在后疫情时代促进公共卫生服务提质增效农工党湖南省委会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高度重视,加强顶层规划设计。提升公共卫生战略地位,对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进行整体谋划、系统重塑和全面提升,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理念,推进“医防融合”。要凝聚社会共识,树立医卫人员是国家最宝贵资源的观念;要立足以防为先,切实解决“重医轻防、只治不防”或“只会防、不善治”的困境;要围绕以控为核,把隐患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要坚定以治为要,加快湘雅国家医学中心和娄底、湘潭、株洲和衡阳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做到省内高峰、高原、高地三层次均衡发展;要坚持信息为王,整合医疗、妇幼、基卫、疾控、医保等数据,组建卫生健康大数据技术服务中心,实现卫生健康和政府大数据有效对接,打造全统一的医疗业务协同云平台,建立多部门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机制。

二是强基固本,加快基建提级扩能。加大公共卫生经费投入,像大干交通、大干教育一样“大干卫生”,保证公共卫生“有钱办事”。推进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中心、应急物资储备中心和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建设。逐步增添疾控、卫生监督和医疗救治基础设施、设备,尽快补足医院重症监护、传染病床位数。加速推进市州、县市区人民医院、基层医疗机构传染病区建设,逐步实现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发热门诊、预检分诊全覆盖。将应急物资储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范和处置工作所需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并逐年增加,不断夯实应急处置能力和应急物资储备基础。

三是多措并举,夯实基层服务网底。推行“公益一类保障、公益二类管理”的人事薪酬改革制度,完善公共卫生人才引进、培养、聘用机制,做到公共卫生“有人干事”。注重医防领军人才引进、培养和夯实一线工作队伍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探索建立疾控、医疗和卫生健康行政柔性流动、多岗位锻炼机制,培养复合型管理人才。严格控制非专业医卫人员进入基层医疗机构,加快医防融合,因地制宜深化村卫生室的体制机制改革,充分发挥基层医疗机构风险监测“哨点”、健康“守门人”作用。

精彩专题
  • 农工党湘潭市一医院支部组织开展“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观影活动

  • 农工党郴州市桂阳活动组赴邓华故居开展“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活动

  • 最新推荐
    热点排行

    版权所有:中国农工民主党湖南省委员会
    地址:长沙市岳麓区潇湘中路70号 邮编:410007 联系电话:0731—88880686
    湘ICP备050194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