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王芬提案:关于我省青少年炎症性肠病患者心理健康问题及建议
文章来源:参政议政处 作者:唐雯静 时间:2023-01-13 13:36:00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是一种终身的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如果未得到及时的治疗,很容易出现肠瘘、肛瘘、腹腔脓肿、肛周脓肿、重度营养不良等严重并发症,有极高的住院率及外科手术率。近年来,国内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与普通人群相比,青少年IBD患者由于心智发育不成熟,面临鼻饲肠内营养、暂时性休学等问题,发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风险增加。患者精神心理异常对疾病的发展、预后、复发等存在一定的影响,同时也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我省,只有少部分心理异常的青少年IBD患者接受过专业心理干预,这可能与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不够完善、临床医生及家属对心理问题不够重视、缺乏时间或资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不强等因素相关。
在政协湖南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湖南省政协委员、农工党湖南省委会委员、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王芬建议:
一、构建完善的综合医院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一)组织结构
建立专门的儿童、青少年心理门诊、心理评估室、心理咨询室、心理治疗室等相应的心理专业诊疗科室,为青少年IBD患者打通全方位、无缝衔接的心理健康服务通道。
(二)岗位设置
心身医学专业为消化内科、胃肠外科等相关临床科室配备心理治疗师。
(三)网络服务平台建设
设置青少年心理健康科普公众号、心理咨询热线、网络心理治疗平台等,发挥医院特色专科,开展多元化心理健康服务,建立务实化的心理健康服务平台。
(四)服务项目设置
1.对传统的医疗服务项目按现代三维医学模式做相应的心理健康服务内容补充,另外也加大对青少年心身疾病的心理健康服务项目设置,并纳入临床路径管理。
(1)心理评估方面,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特色检查、国内外最新的检查手段、各种心理测量等;
(2)心理治疗方面,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开展特色物理治疗、心理治疗等多元化治疗模式,形成一套青少年患者生物-心理-社会层面三位一体的综合治疗模式。
2.让精神专科、心身医学科参与多学科会诊,让精神心理专科回归综合医院,以适应病人就诊的的需求。
3.加强医学院校心理健康专业招生力度。医院引进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专业人才,推动人才培养,进一步完善青少年IBD患者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二、关注患者:优先考虑身体和情绪治疗
及时识别和评估青少年IBD患者心理健康问题,早期有效的心理干预,以及对情绪健康的优化控制在病程的发展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图1
图1 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治疗综合方法
三、整合心理支持与各个医疗环节
(一)将心理健康评估整合到临床工作流程
开展临床访谈是将心理健康评估整合到临床工作流程中的有效方法。临床访谈可以打开一个关于心理健康影响的对话,例如“您处理这些事情时情绪怎么样?”或“IBD有没有影响您生活的其他方面?”。直接向患者询问心理健康问题并进行适当评估有助于建立融洽关系、交流同理心。
(二)将心理支持与医疗保健计划相结合
按照如下流程进行:(见图2)。
图2 为IBD患者创建心理社会支持途径
四、帮助青少年IBD患者自我心理疏导
(一)录制科普视频,帮助青少年IBD患者多了解IBD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
(二)诊疗过程中嘱咐青少年患者自我心理疏导注意事项。
五、重视青少年IBD患者家庭的作用
多数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会变得非常极端,家庭支持往往是有效的。组织家长进行相关培训。
(一)观察是否出现危险信号
父母应该留意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观察孩子是否心情低落,其他体征包括有过度易激惹、睡眠模式改变、极度孤立等。如果孩子害怕回到学校,则可能表明存在焦虑。
(二)与心理医生甚至精神病医生进行联系
如果父母注意到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恶化,进行精神病学评估是下一步的工作,让心理医生成为孩子健康护理团队的一部分。
(三)管理自己的情绪
家长不要让自己的情绪影响孩子。必要时鼓励家长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