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工党湖南省委员会>履职建言>建言献策

【聚焦两会】宋国胜、周一歌、胡玉鹏委员:关于湖南省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中的建议

文章来源:宣传处 作者:胡鹏 时间:2023-01-13 14:16:27

宋国胜委员

周一歌委员

胡玉鹏委员

国家重点实验室创建38年以来,在科学前沿探索和解决国家重大需求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当前,以国家实验室为核心和龙头、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关键支撑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正在加速布局,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重组正在有序推进。目前我省共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9个,在全国排名第8位,中部六省排名第2位。

湖南省政协委员、农工党湖南省委会委员、湖南大学化工学院教授宋国胜,省政协委员(九三界别)周一歌、胡玉鹏(九三界别)表示:这些国家重点实验室目前总体运行情况尚可,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较突出的有两个。一是科研成果转化困难、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弱。“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目前正大力推进产业化步伐,“基于核酸适体的全自动无创产前诊断仪”项目已经完成第一轮融资,但是现在正处于科研成果转化的起步阶段,成果转化还不够理想。二是长期稳定的经费支持和基础条件保障需要加强。目前,有20%的实验室由于经费限制直接导致技术投入不足,部分难点技术研究难以突破;有26%左右的实验室设备过时,亟需更新,甚至缺少关键性设备和相关技术平台,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

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是一个关键时期和重要契机,有一批实验室会面临被摘牌的可能,也有实验室会在这个节点跻身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行列。根据国家重点实验室优化调整和机制体制改革要求,针对长沙市国家重点实验室这两个关键问题,本着保旧争新的使命目的

为此,在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上,三位委员建议

一是助力产学研深度融合。明确企业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成果孵化器”定位,定期举办产学研对接交流会,鼓励实验室与相关需求企业签署合作协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项目研究;以重大科技项目为纽带,以产学研联盟为载体,力争通过突破一批共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同时不断引导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利益分配机制和风险控制机制,实现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产业化的一体化。

二是健全专项经费支持机制,推动建成多元投入格局。在中央及湖南省财政经费支持前提下,根据各实验室现有体量与科研规模每年提供相匹配的稳定专项经费支撑;实行在经费投入上的宏观管理与指导,行业部门和科技行政主管部门联合推动的机制,引导各部门主动增加实验室创新投入和建设支持;对研究开发费用、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等采取税收优惠措施,引导省内外社会资金投入。

精彩专题
  • 农工党湘潭市一医院支部组织开展“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观影活动

  • 农工党郴州市桂阳活动组赴邓华故居开展“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活动

  • 最新推荐
    热点排行

    版权所有:中国农工民主党湖南省委员会
    地址:长沙市岳麓区潇湘中路70号 邮编:410007 联系电话:0731—88880686
    湘ICP备050194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