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工党湖南省委员会>履职建言>建言献策

【聚焦两会】郭细军委员:建议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文章来源:办公室 作者:刘君豪 时间:2023-01-14 18:49:41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发展的第一动力。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发展壮大医疗卫生队伍,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和社区。近年来,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基层招人难、引进难、留住难,人才断层现象严重。据统计,2021年末我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970个(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1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554个),乡镇卫生院2099个,诊所和医务室12199个,村卫生室37078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153504人,比2020年增加89人,主要是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增加了71个;持乡村医生证人员和卫生员2021年29729人,比2020年减少3944人,同比减少13.27%,其中乡村医生中60周岁以上占比达12%。

湖南省政协委员娄底市政协副主席、农工党娄底市委会主委、娄底市卫健委副主任郭细军介绍,经过调研分析,我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卫生专业人才匮乏。从专业结构看,目前基层专业技术人员学历和技术职称偏低,外科等专业人员紧缺,导致大多数乡镇卫生院的妇产科已停止。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更暴露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预防医学等专业技术人才的严重不足。从年龄结构看,基层人才梯队断层严重,30岁以下专业技术人员仅占14%,虽然近年来,不断通过招考等方式补充卫技人员,但效果不理想,“引进难、留不住”问题愈发突出。

二是编制管理不完善。湘卫发〔2018〕3号文件中规定“乡镇卫生院人员编制标准为每千服务人口配备1.4人”,但目前各县市区乡镇卫生院均只按每千服务人口1.2人配备。由于编制少,任务重,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基层医疗机构要安排医务人员蹲守交通健康服务站、隔离点健康监测、采核酸、接种新冠疫苗等等,部分基层医疗机构不得不招聘一定数量的临聘人员来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而熟悉医疗业务并有医师资格证的临聘人员因不能解决编制大多选择了离职。

三是人员队伍不稳定。在现行管理体制和绩效考核制度下,基层医疗机构无人、财、物自主管理权,管理人员和职工积极性不高,各乡镇卫生院待遇普遍偏低,在职的业务骨干离职较为普遍,临聘人员中的业务骨干则基本留不住。同时,乡村医生队伍中60岁以上的占比超过10%,随着他们的退出,后继无人,村医“空白村”现象将会不断突显。

因此,郭细军委员建议

一、推动基层医疗机构体制机制改革。一是完善基层医疗机构的管理体制,提高其人、财、物特别是财务的自主管理权限,充分激发管理者和员工的积极性;二是推行“公益一类保障、公益二类管理”的人事薪酬改革制度。抓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财政供给、“两个允许”要求政策的落实,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保障和补偿机制,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公益性;三是落实好编制管理。按照乡镇卫生院每千服务人口配备1.4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千服务人口配备1.0人编制标准,统筹安排用编进人计划,用好人才引进政策。

二、提高基层医疗机构人才队伍素质。一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二是优化在岗人员。每年对乡村两级医务人员进行以全科医学知识技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重点的免费培训,提升业务能力;三是返聘退休医生。根据双向自愿选择,返聘市、县级医院退休医生以老带新,确保基层卫生人才医生队伍不“断层”。

三、强化政策支撑乡村医生队伍建设。一是适当增加农村大专医学学历教育招生名额,由省级统一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执业助理医师和大专院校毕业生到村卫生室工作,逐步解决人员老化、结构不合理问题;二是制定奖惩激励政策,鼓励现有村医参加学历教育和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职称考试;三是积极推进“乡管村用”,实行乡村医生聘用制,引入竞争激励机制,提高村医合理收入;四是全面落实允许医学专业高校毕业生免试申请乡村医生执业注册,充实乡村医生队伍。

精彩专题
  • 农工党湘潭市一医院支部组织开展“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观影活动

  • 农工党郴州市桂阳活动组赴邓华故居开展“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活动

  • 最新推荐
    热点排行

    版权所有:中国农工民主党湖南省委员会
    地址:长沙市岳麓区潇湘中路70号 邮编:410007 联系电话:0731—88880686
    湘ICP备050194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