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 | 农工党湖南省委会:关于推动在我省化工行业中应用微化工技术的建议
文章来源:参政议政处 作者:王家璐 时间:2023-01-16 19:42:23在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上,农工党湖南省委会提交了关于推动在我省化工行业中应用微化工技术的集体提案。
我省依托技术和人才优势,基础化工的中下游投资活跃、产业延伸独具特色;精细化工和化工新材料产业特色鲜明,具有较强竞争力;原料药等医药化工日趋活跃,增速强劲;总体化工GDP规模超2700亿元。但我省化工行业存在传统间歇式和粗放式生产、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用工成本增加的问题,亟需向连续化、智能化、绿色环保和本质安全转型升级。
目前,微化工技术已成为化学品绿色、安全和智能制造的关键技术,是化工学科的前沿方向和化工产业发展的制高点之一。微化工技术是以微结构元件为核心,在微米或毫米受限空间内进行化工反应和分离过程的技术,通过化工装备的微(小)型化来提高过程可控性和效率,只需进行微设备的集成和放大,不经过中试,即可将实验室成果快速运用于工业过程,实现大规模生产。其具有多相流动有序可控、比表面积大、传递距离短、混合速度快、传递性能好、反应条件均一、反应过程安全性高等特点,可实现化工过程的安全、高效和绿色。推广在我省化工行业中应用微化工技术,可在不扩充我省十大化工园区的情况下,实现园区落户企业主体、园区GDP、利税大幅提高,有效推动落实安全、高效、低能耗、无污染的新型化工强省目标,但农工党湖南省委会调研发现,目前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我省在微化工技术方面的基础研究和工程技术研究方面还存在研究基础薄弱、人才储备不足的难题。微化工技术在工业生产中长期连续运行的稳定性存在技术问题。
二是园区和企业在微化工技术方面的认识还不深入,对于吸引优秀的微化工技术为核心技术企业落户本地化工园区方面还没有明显优势。地方政府在微化工技术企业和微化工园区方面的政策引导还没有系统性和创新性。
为推动微化工技术的产业应用,农工党湖南省委会建议:
一、加大经费支持力度,快速扩充研究队伍,积累研究成果,推进成果转化。充分利用财政经费的支持,激励更多高校研究者从事相关研究。针对微化工技术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经费申请,相关部门应提供更大支持。由于大部分从事传统研究的申请人员均不具备相应基础,早期不宜过多关注申请者的研究基础,以快速扩充研究队伍为首要任务。在近5年的研究项目申请中,优先支持微化工技术及其相关领域研究,资助率提高到80%以上,第一年可提高到100%。设立相关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并广泛宣传微化工技术研究方面资助率大幅提高的政策,以进一步激发研究热情。
二、加大财税激励力度,吸引微化工技术在园区落地。对于采用微化工技术为核心技术的企业或以微化工技术实施企业技术转型升级的企业给予土地和财税方面的优先支持,地方财政提供相关税费的大幅减免和支持,如提供3-5年的增值税减免或免除。对吸引微化工技术专家进入的相关企业提供人才政策方面的支持。对微化工技术相关设备厂商在我省的销售给予补贴和税费减免,以进一步降低企业和技术人员的技术研发成本。园区专门开辟相关楼栋,为微化工技术小微型企业落地提供便利,并提供相关发展基金支持;在环评和安评方面以园区总体评价和企业备案的方式,加速以研究员为主的新创企业入园,降低入园门槛,快速积累微化工技术企业主体。在各大创新创业比赛中有意识的扶持相关团队和企业脱颖而出。
三、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出台相应奖励机制,推动微化工技术发展。鼓励园区引进以微化工技术为核心技术的企业入驻,对于推动微化工技术落地的园区,在人才、荣誉、财税等方面给予政策上的大幅倾斜。在长沙、株洲、湘潭、岳阳等地市开展试点,对技术转型升级典型园区予以全省通报表彰,并在全省十大园区开展季度排名,加速技术快速发展。对于在财税方面和化工技术绿色化方面取得明显进步的企业和园区予以奖励,对推动微化工技术落地发展的措施得力的干部进行优先提拔任用。